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天做起,渗透式、融入式的劳动教育正在让劳动意识扎根到很多孩子心中。
“小坚持”实现“大成长”
服装DIY、安全与急救、编结艺术、扎染、影音制作……每次走进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学生劳动技术中心,知行中学初二学生姜美齐都格外开心。
“我喜欢制作智能机器人课程,这不仅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还需要提前观察,逻辑推理,加强应变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当看到我们设计的机器人实现了预期目标,大家别提多兴奋了!”
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劳技中心是沙河口区劳动教育“三大校外实践基地”之一,现有“生活”“艺术”“技术”模块课程37门。“学生初中三年,至少要在这里完成72课时的劳动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苏斌说。
在沙河口区,劳动教育已经坚持了20年。1500亩的学农基地,累计让20万名学生在泥土的芬芳中开阔了视野;科技中心是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年可接待12万人次。还开发了16本区本教材、百余门校本课程和1000余节网络“微课程”……
“每周不少于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在校人人有岗位,做家务天天有要求。天长日久的‘小坚持’,实现了孩子们的‘大成长’。”姜美齐所在的知行中学校长李坤说。
“一年级的时候简直可以用‘丢盔卸甲’来形容,不是忘记带书本,就是水壶丢了。”沙河口区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姜琳说,在学校,孩子学会了穿衣服、整理书包;再大些,学会了做水果拼盘、包饺子……“假期里,孩子们还钻进厨房给我们‘露一手’,这些我们家长看在眼里,感到特别欣慰。”
“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今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地位。社会和时代在变化,构建适应新时代的高水平劳动教育体系,将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劳动体验、习得劳动本领、创造劳动价值、享受劳动成果。(执笔记者王振宏、王莹,参与记者:胡浩、刘宇轩、蒋芳、谢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