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严根土:一年行程10万公里,只为一粒“中国棉”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严根土:一年行程10万公里,只为一粒“中国棉”
2018-11-01 16:57:45 河南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严根土:一年行程10万公里,只为一粒“中国棉”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李鹏文/图

3月海南的种子要收获,商丘的营养钵要育苗,山东的盐碱地要察看,新疆的试验地要落实。4月各试验点要播种,5月调查出苗期,6月枯萎病,7月开花期,8月黄萎病。9月10月会更忙,要把各个试验点的种子带回安阳优选,经常是白天下地,夜里赶路......

这是严根土口中常常谈到的年度时间表。

111.png

严根土在新疆选育棉花品种工作照

搞棉花抗逆育种需要到偏远的盐碱、干旱地区去做实验,他带领团队在全国各典型生态区域布置了18个试验点。这位棉花育种专家一年的行程将近10万公里。

严根土,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把根深深扎在了土地里,一年奔波10万公里,专注于棉花抗逆遗传研究,只为育成一粒棉花良种。

如今,他先后培育棉花新品种10个,获植物品种权5项,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8000万亩,新增经济社会效益高达150亿元。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严根土:一年行程10万公里,只为一粒“中国棉”

严根土在中棉所试验田里讲解

10月30日,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来到坐落于安阳高新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见到了一身农民装束,质朴淳厚的严根土研究员,探访到了一段段他与种子的故事。

现今51岁的严根土1992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当年便来到中棉所,在棉花丛中一呆就是26年。一个南方人,初到安阳白壁小镇,人生地不熟,再加上当时的科研和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他也曾沮丧和动摇过。

而在这个中国棉花的最高研究机构里,他每天都看到自己两位老师的身影:黄祯茂老师每天戴着草帽,挎着白布包,穿着像个普通农民,早出晚归的在试验田忙禄;喻树迅院士,当时已是科研处处长,就为了省五块钱,从白壁步行回老所部。

“他们当时可都是刚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啊!这些老科学家们的精神给我上了重要的第一课。”严根土留了下来,他把那段时期称之为从迷茫到传承。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严根土:一年行程10万公里,只为一粒“中国棉”

中棉所试验田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