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聚焦 > 新闻 >

熊先军:希望更多人关注罕见病,每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4)

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导致了罕见病患者生命的差异?是微小的基因吗?还是我们社会对罕见病患者“生”而不同的差异还不够包容,而造成他们生命的差异呢?我认为是后者。

从现代医学来看,有些罕见病是可以用药治愈的,但会涉及经济负担问题。有一些病无法治疗,比如黏多糖贮积症患者,坐上轮椅就和正常人一样,可以与社会正常交往,但需要有完善的无障碍设施。有些患者智力没问题,有自我生存能力,但在工作中还是会受到歧视,就业不平等。

关注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制度层面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在逐步完善。十八大以来,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中国社会向着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我们会越来越关注弱势群体、边缘人群,当然也包括罕见病患者。加强他们的权益保障,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历史必然,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目前,罕见病相关保障体系仍然有待完善,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医疗需求,也要为他们的社会融入提供保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罕见病的医疗保障

“对于所有的罕见病药品,首先是价格降下来纳入基本医保,再在大病、商业、救助等方面给予部分保障”

新京报:高值罕见病药品保障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熊先军:过去30多年我们国家注重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医疗保障制度,现在医保体制的四梁八柱已经建好,实现了绝大部分人的应保尽保。但也要看到还有保障不足的地方。

目前,国内共有60余种罕见病用药获批上市,其中已有40余种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涉及多种疾病,但极少数价格昂贵的药品尚未纳入。这两年国家医保局正在抓紧研究,但也存在两种观点的不断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