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档案馆根据特朗普总统1月23日签署的行政命令和《1992年约翰逊·肯尼迪总统遇刺记录法案》,计划联合国会特别调查委员会,解密与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前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及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事件相关的文件。3月18日上午,白宫公开了约80000页、1123份与肯尼迪遇刺案有关的解密文件,并将这些文件上传至国家档案馆网站供公众下载浏览,此举引起广泛关注。
美国政府历来利用档案解密来服务国家对外战略,塑造自身形象。然而,这种行为也常被内部不同政治力量用作斗争工具。开明派人士通常通过法律途径推动特定领域档案的解密,揭示美国对外政策中的阴暗面。相比之下,此次特朗普政府主动解密大量未删减且电子化的肯尼迪遇刺档案,在美国政治史上较为罕见。特朗普强调,白宫不会对解密档案提供具体解释,而是让读者自行判断其价值。这被视为特朗普推动“特朗普革命”、强化白宫权威、调整对外战略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美国国家安全机构如中情局等在冷战期间迅速壮大,成为影响世界历史和美国政治的力量。这些机构有时会违背总统意志,甚至在关键时刻挑战最高领导人的决策。例如,肯尼迪曾试图收缩海外军事存在,但遭到国家安全权势集团的反对。此次解密档案直接冲击了中情局等机构,反映了特朗普政府与这些部门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特朗普政府解密的档案揭示了一些新的信息。首先,肯尼迪遇刺前后,美国政府对古巴、越南及南部非洲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肯尼迪曾决定从南越撤军,但遇刺后新任总统约翰逊改变了这一决策,决定增兵越南。此外,肯尼迪遇刺前表现出缓和美古关系的意愿,多次否决中情局入侵古巴的计划。解密档案还显示,肯尼迪遇刺后,约翰逊政府继续扩大对古巴的侵略行动。
尽管特朗普政府声称解密了大量档案,但其中不少内容价值有限。不过,这些档案仍有助于学者进一步研究肯尼迪遇刺案。一些学者认为,官方调查结论存在诸多疑点,解密档案为质疑这些结论提供了更多依据。
特朗普-万斯团队解密相关档案的目的在于打击国家安全权势集团的政治影响力,巩固自身的政治权威。他们希望通过这一举措,实现对内改革和对外战略的调整。特朗普的外交策略注重战略节制和审慎,这与基辛格当年的外交理念有相似之处。特朗普政府正借助肯尼迪遇刺档案解密推动一系列变革,其深远影响尚待观察。
美政府将公布罗伯特·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遇刺事件档案央视记者当地时间10日获悉
2025-04-11 07:58:22美政府将公布罗伯特·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遇刺事件档案美国成立“联邦机密解密”工作组 负责解密肯尼迪遇刺等文件总台记者当地时间2月11日获悉,美国共和党众议员安娜·保利娜·卢纳将领导一个新的工作组
2025-02-12 08:15:26美国成立“联邦机密解密”工作组当地时间3月18日,美国国家档案馆公布了与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案有关的调查记录。此次公布的文件共有1123份PDF文档,包括打字报告、手写笔记和录音
2025-03-19 15:33:53肯尼迪遇刺档案字多美网友求助Grok当地时间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于18日上午公开约80000页与前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案有关的文件。
2025-03-18 08:27:06特朗普:肯尼迪遇刺案档案将于18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