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林女士向澎湃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反映称,她在加油站排队洗车时遇到一辆贴有“省级机关公务用车”标识的轿车强行加塞。在她下车理论时,该车辆继续开车导致她滑倒摔伤。事发后,两辆车逃离现场。
涉事车辆上张贴的“省级机关公务用车”标识实际上是私家车主擅自在淘宝购买并粘贴的。相关部门已对车主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恢复原状。
据林女士介绍,1月27日晚,她在宁波一加油站排队洗车时,看到一辆贴有“省级机关公务用车”标识的“鄂DD”牌轿车故意卡位阻挡后面的车,并与另一辆车配合加塞,引起现场多辆车不满。当她下车与对方理论时,司机不仅拒绝沟通,还驾车逼近她,导致她在结冰路面上摔倒受伤。事后,林女士多次拨打标识上的监督电话均无人接听,湖北省12345热线也未对此作出具体回应。
荆州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确认举报者提供的车身所印监督电话为空号,并确定涉事车辆为宁波籍人士的私家车,车主私自伪造了公务用车标识和虚假监督电话。林女士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对涉事车主进行严肃处理。
记者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发现大量“公务用车车贴”出售,最低仅需5元钱,消费者可以随意购买甚至定制监督电话。这引发了法律专家的关注。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邢鑫指出,此类商品在电商平台任意流通本质上属于违法行为。商家若未经授权擅自制作、销售带有国家机关性质的标识,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严重的甚至涉嫌构成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公务用车标识化管理本是为规范公车使用、便于公众监督而设计的制度。社会车辆任意张贴公务用车标识不仅会混淆公众认知,损害政府形象,还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逃避交通检查或实施诈骗等违法活动。邢鑫建议电商平台建立关键词过滤机制,禁止违规销售公务用车标识;交管部门应联合网信办开展专项排查,对违法商家及买家依法追责。同时,推广防伪技术标识并完善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对于社会车辆,需通过普法宣传明确此类行为的违法后果,形成法律威慑。
近日,林女士向澎湃公众互动平台反映称,过年前她在加油站排队洗车时,遇到一辆贴有“省级机关公务用车”标识的轿车强行加塞。林女士下车理论时,对方开车逼近导致她滑倒摔伤。在警方到达前,两辆车逃离现场
2025-02-26 09:25:56私家车贴"公务用车"加塞伤人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了《公务用车管理平台数据规范》国家标准(GB/T 45241—2025),这是我国在公务用车管理领域的首个国家标准
2025-03-06 08:31:49公务用车管理首个国标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