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利用AI创造出一种全新材料:坚固如钢 轻如泡沫 革新航空航天材料科学!几十年来,工程师们一直在寻找既轻便又坚固的材料。如果一种材料能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不牺牲耐用性,那么它将变得非常有用,特别是在航空航天行业,因为每减轻一克重量都可以节省大量燃料并提高性能。
铝钛合金是航空航天的传统材料,它相对较轻且强度很高,但也有局限性。碳纤维的出现改变了游戏规则,但它并不耐磨,无法像铝钛合金那样用于航空发动机。
为了开发和突破材料科学的极限,加拿大的一个研究团队转向了纳米结构材料,在纳米尺度上设计结构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材料强度并减轻重量。他们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模仿骨骼、贝壳甚至蜂巢中的结构。然而,设计这些结构并非易事,挑战在于创建均匀分布应力的几何形状,避免可能开始失效的薄弱点。
为克服这些障碍,研究人员使用了贝叶斯优化,这是一种人工智能形式,擅长在无数选项中找到最佳设计。整个过程从算法生成数千种潜在设计开始,每种设计都在虚拟环境中使用有限元分析进行测试。然后,算法改进其设计,迭代出强度和刚度最大化、重量最小化的结构。
人工智能提供了一份优化设计的简短列表后,该团队使用双光子聚合技术(一种可以创建纳米级精度结构的3D打印技术)物理创建了所提出的材料。利用这种技术,他们制造出由厚度仅为300至600纳米的梁组成的晶格,这些晶格(6.3x6.3x3.8毫米)由1875万个单元组成。随后进行热解,通过在富氮环境中将聚合物加热到900摄氏度将其转化为玻璃碳。
这些经过人工智能优化的纳米晶格强度比以前的设计高出一倍以上,可承受每立方米每千克密度2.03兆帕的压力。换句话说,它的强度比许多轻质材料如铝钛合金,甚至是某些形式的碳纤维高出10倍以上,比钛高出约5倍。
据报道,一名25岁的日本男子因利用人工智能制造计算机病毒而被定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这可能是日本首例因滥用生成式AI而在刑事案件中被判刑的案例
2024-10-28 09:39:59日本男子利用AI造计算机病毒去年以来,手机行业掀起了一场激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竞赛,各厂商纷纷发力AI。如今,AI手机落地已近一年,行业对AI竞争的认识从过去的盲目发力转变为理性认识与合理利用生成式AI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2024-10-22 09:18:02手机业AI赛纠偏2024年11月4日1时24分,神舟十八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带回了55种空间科学实验样品,总重量约34.6公斤。这些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和微重力燃烧科学等领域,共28项科学实验项目
2024-11-04 17:31:00第7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交付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