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怎么不吃肉?来块红烧肉!”
今天老徐乔迁新居,邀请自己的好朋友老张一家来家里吃饭,饭桌上老张却只专注于面前的蔬菜,一口肉都没吃。老徐不禁有些不解,这才有了开头这句询问
老张的妻子在一旁说:“他最近沉迷养生,说吃肉太多了容易致癌,以后都吃素,老徐你快帮我劝劝他!”老张却说:“你懂什么,世卫组织都把猪肉列为2A致癌物了,还敢吃肉!”
说着就和妻子争论起来。老徐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肉成了致癌物?那肉还能吃吗?这到底是咋回事?这吃肉怎么还和癌症扯上关系了?
今天咱们就来讲讲癌症高发,真的是吃肉太多的缘故吗?
一、吃肉和癌症的关系
肉类确实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一旦摄入过量就容易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和肠癌的风险,而且有一些肉类在烹饪加工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杂环胺、多环芳烃、亚铁红素等有害物质,因此摄入后确实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而且牛津大学也有一项研究表明,每周吃肉超过5次,患癌的风险可能会变高。
那我们就不能吃肉了吗?
虽然世卫组织将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等)列入2A类致癌物,加工肉列为1类致癌物,但却从来没有禁止吃肉,而是建议限量食用,因此我们日常只要注意限制这2种肉的摄入量即可,肉该吃还得吃!
二、这2种肉真的要少吃!
1.加工肉
我们常见的火腿、腊肉、腌肉等加工肉其实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也就是说这类食物有致癌风险。
这是因为,这些加工肉在制作过程中都需要添加大量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而且他们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含量都比较高,如果平时摄入过多就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结肠癌等多种严重疾病
2.油炸、煎制、烤制等高温烹饪的肉类
炸鸡腿、烧烤等肉类,在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这些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而且加工过程中还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等致癌物。
而且专家研究发现,烹饪的温度越高,肉类的脂肪含量越高时,产生杂环胺和苯并芘的可能性就会越高。
但还是那句话:抛开剂量谈毒性是不合理的!我们平常偶尔吃一次烧烤、炸肉等高温加工的肉类并不会有明显的致癌风险,但长期或大量的摄入,就有可能会增加患上胃癌、食道癌等癌症的风险!
三、如何科学吃肉?
1.控制红白肉的摄入比例
虽然说红肉被列为2A致癌物,但不是完全不建议吃。
因为红肉比白肉含有的铁、锌、维生素B12等维生素更加丰富,因此适当摄入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只不过需要控制好红白肉的摄入比例,推荐指南中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畜禽肉的量为40-75g,大概就是我们手掌大小和厚度的量。2.选对食用的部位
科学吃肉就要选对食用的部位,有些部位的肉尽量少吃,有些部位的肉尽量不吃。
例如猪脑、鸡头等部位胆固醇含量高要少吃,而鱼头、鸡屁股等部位都容易积蓄代谢废物和病原体,不建议食用。还有我们比较常见的动物内脏虽然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以及铁、锌等营养素,但都不建议过量食用,建议一个月吃动物内脏2-3次即可。3.选择健康的烹饪方法
健康的烹饪方法能将肉类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的损失降到最低,除此以外还能大大提高肉的色泽、风味以及烹饪过程的效率,但不合理不健康的烹饪方式,如油炸、煎烤,会大大增加胆固醇氧化物的生成量,食用过多就可能会增加疾病的发生率,例如动脉粥样硬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因此建议烹饪时清淡少油,尽量选择低温烹调,应多采用蒸、煮、炖、炒、焖等烹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