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到来!冬至时节,数九寒天正式开始,天气愈发寒冷。为了抵御严寒,人们除了增添衣物外,还会通过食用特定的食物来取暖和预防疾病。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节令美食传统。
这些时令美食不仅有助于驱寒暖身,还蕴含着美好的寓意,与“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的民谚相契合,增添了节日的氛围。12月21日是冬至节气,不妨提醒家人品尝以下三种美食,了解相关的习俗。
冬至时节,饺子是北方的传统美食。民间有“冬至到,吃水饺”的说法,传说冬至吃饺子可以防止耳朵冻伤。实际上,吃饺子确实能驱寒暖身,尤其是用肉和蔬菜混合包制的饺子,营养丰富且美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共享家的温暖与幸福,象征着团圆美满。
猪肉韭菜鸡蛋馅饺子的做法如下:准备和好的面团、肥瘦猪肉馅、韭菜和鸡蛋。先将韭菜择洗干净并控干水分,然后在锅中加入植物油烧热后打入鸡蛋炒成碎末,放凉备用。接着将肉馅放入盆中,加入葱姜末、料酒、十三香、酱油、盐、植物油和香油,搅拌至细腻起黏。将切好的韭菜末倒入肉馅盆中,淋上少量植物油拌匀,避免出汤。最后加入鸡蛋碎,搅拌均匀即可。将饧好的面团搓成长条,揪成等大的面剂子,擀成中间微厚的饺子皮,包入馅料,捏成饺子形状,开水下锅煮熟。
汤圆也是冬至的重要食品,尤其在南方更为流行。冬至这天,夜长昼短,许多家庭会利用夜晚的时间制作汤圆,称为“冬至圆”。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而煮汤圆时的滚动则寓意财源滚滚。圆乎乎的汤圆又黏又糯,香甜可口。
黑芝麻汤圆的做法包括:准备糯米粉、黑芝麻、白糖和猪油。将糯米粉加热水拌成面絮,再加凉水拌匀,揉成光滑的面团。将炒熟的黑芝麻研磨成粉,加入白糖和猪油拌匀后冷冻至凝固。揪面剂,用手捏成窝状,放入黑芝麻馅,封口成圆形。开水下锅煮熟,连汤舀入碗中即可享用。
此外,冬至还有吃杂粮粥的传统习俗。这种粥食材丰富,除了五谷杂粮外,还会添加红豆、红枣、核桃等补益身体的食材。一碗热腾腾的杂粮粥不仅能驱赶严寒,还能祈求丰收和健康。
杂粮粥的制作方法为:准备红枣、红小豆、大碴子、糯米、玉米渣、小米和黑米。睡前将食材洗净,放入电饭煲中,加水至食指第二指节的位置。设置电饭煲的杂粮粥功能2小时,并留出4-5小时的浸泡时间。早上起来,一碗热乎乎香喷喷的杂粮粥就做好了。
立秋已至,标志着一年中第十三个节气的到来。"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这句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夏末秋初的景致转换。随着立秋的脚步,大自然渐渐卸下夏日的热烈,换上秋日的宁静与清爽
2024-08-07 08:12:44今日立秋12月21日17时20分20秒,太阳运行至黄经270°,我们将迎来一年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2024-12-17 17:36:05冬至农历和阳历日期罕见同步2024年11月22日3时56分迎来了小雪节气,这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北风渐劲,万物冬藏,天地寒凉,冷空气活动趋于频繁,全国各地气温持续走低,雨雪天气逐渐增多,大家要注意添衣保暖
2024-11-22 09:55:21北京:今年的小雪节气于2024年11月22日3时56分到来9月7日,白露节气悄然而至,自然以寒露为墨,于晨光中勾画秋天的景致。天空澄净,云朵悠然,凉风拂面,温柔地告诫夏热的退场,秋日篇章缓缓开启。林叶换上金黄与深红的外衣,在枝头轻摇,低语季节的故事
2024-09-07 08:14:00今天是白露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