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自己是一名了解科研的化学家,也就立刻吩咐起来:“我明白这些,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同样是1988年,联合国和世界气象组织设立了跨政府气候变化专责委员会,这一评估机构每年开会,每5到7年整理回顾气候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并影响人类生活的相关文献。
而在英国,关于异常天气的假设和现实,促使英国气象局成立了气候研究中心。在80年代末,英国研究者们初次品尝了“极端”的味道。在我的印象中,1987年10月,时速超过160公里每小时的席卷全国。当时随着风暴的临近,天气预报给出的强风发展路径与现实情况有偏差,而这场可能是200年一遇的风灾造成了1500多 万棵树被吹倒,数千户家庭停电超过24小时,另有近20人丧生。在1988年,美国的高温热浪和干旱导致了超过5000人——甚至有人说超过15000人死亡,1990年夏天英国观测到了37度的高温。要知道30年前,世界和英国还没这么热。英国一年有个别几天到30度,已经算是很高的气温了。也是在那段时间,我注意到“极端”(extreme)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术交流和文献之中。
这些反常的灾害事件彰显出的超高极值,突破了1960年代和1970年代更多关注流体力学和降雨、降雪、气温等大气要素分析的模型预测。在80年代末的英国,只有两三家大学在研究气象,而且更偏重提前一两天到三五天的天气预报,而非更长时间的气候预测和极端天气分析。当时模型预测的能力也有限,就像30年前的胶卷相机分辨率和现在智能手机镜头的差距一样,也许在每隔1公里甚至几公里才能收集到气象信息。以英国为例,我们只能将数据汇总到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等几个大的区域,无法精确到伦敦和爱丁堡。
1990年加入英国气象局气候研究中心后,我是早期参与气候预报预测的一名研究员。由于技术科研能力有限,为了寻找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破坏力,我们只能深入极地环境,回顾古代气候和环境的变迁,试着去理解它们从而展望未来。在世纪之交,我们团队的成员钻到南极洲冰原的冰芯,寻找古老冰树的年轮变迁来推断生长情况;还有人钻入湖底,观察湖泊重的沉积物;有人从植物和其他物质上观察花粉。我和一些实验室的研究员汇总这些信息,发现当时气温的升高导致北半球季风势力加强,北非和印度的主要降水区域出现了明显增强和北移。
世界冰川损失量正在加快(世界气象组织供图)
这背后的原因,是随着大气变暖,海洋也在变暖。就像当你加热一盆水时它会膨胀一样,更热的海洋本身会膨胀。而与此同时,大气变暖又对冰冻圈很不利,高山冰川、极地地区的海冰、格林兰岛和南极的大冰盖都会跟着融化,更多的水最终也会流入海洋,进而改变了海洋的热量环流。海洋变暖和新增的淡水注入,导致了海平面上升这样渐进的全球现象,海水蕴藏的能量和能够产生的水汽也不断增加。对于远古气候的研究,让我们发现了这些因为气候变化会引发巨大变动的事实。
将单一极端天气事件与气候变化实现科学意义上的挂钩,这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是从2004年开始的。进入21世纪后,学界收集数据的精度像相机的像素一样变得更高。学者们在观测时也加入了山脉、海岸线、城市、海洋、冰川、地表植被等信息,试图反映出不同地区受全球变暖影响升温幅度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我们又了更多气象的实际数据,研究极端天气事件成因和气候变化可能给不同地区带来的影响时也更准确。
常态化的“极端”
就在COP29开始前不到一个月,巴库因连降暴雨遭遇大面积洪水,有两人伤亡。这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我主持了关于气候变化对里海等内陆盆地湖泊影响的高级别活动,在会议上,冰川的变化冲击河流流域和河口三角洲地带气候带,被包括东道国在内多个国家的代表提及。
从2014年到2023年,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加剧温室效应,海平面以每年平均4.77毫米的速度上升,远远超过了1993年到2002年的2.13毫米。2023年世界冰川损失了创纪录的1.2米冰水当量(大约相当于死海水量的五倍),是自1953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损失量。如今的海平面比30年前上升了10厘米左右,海洋热含量也在2023年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极值,变暖速率也在显著增强。
海洋热含量在2023年达到有记录以来最高值,和海平面正在加速上升(世界气象组织供图)
10厘米和1.2米可能听起来不多,但以巴库为例,26%的用水来自冰川,而冰川的变化影响河流流域的水量和降雨量本身。有时像在巴库这样比较依靠冰川融水作为水源的地方,我们会看到像10月份那样更强烈的降雨事件,导致地表洪水泛滥。(记者注:根据气象学家从10月21日到22日9时的统计,巴库地区降雨达到86毫米,是月平均值的三倍。城市内涝淹没街道、隧道和住宅区,直到两天之后才渐渐褪去。)一些地方又会出现干旱的情况,因为冰川的减少带来永久性水源的减少。气候变化下极端的旱涝急转,可能让原本的极端逐渐成为常态。
COP29第一周,我在“蓝区”(进行正式谈判的核心场所,对缔约方、观察员和媒体开放)走了走,无论是高级别论坛还是边会,我都会听到很多关于极端天气的心碎故事。但像巴库洪水这个单一事件是否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界对于极端天气事件的归因——尤其是洪水、台风和强降雨事件,到现在还是异常谨慎的。
比如2012年席卷美国纽约的飓风“桑迪”,学者们并不十分确信,飓风的形成与气候变暖有关。但他们确实发现,和1900年比,2012年的纽约附近海域海平面上升了约9厘米,加重了“桑迪”卷起海水和加强的雨势造成的城市内涝,让原本不会受到影响的4万到10万人暴露在灾害的影响之下,额外造成了81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我的印象中,2003年,欧洲大陆经历了至少是16世纪以来年以来最炎热的夏天,据估计造成7万人死亡。研究者们在一年之后才将其归咎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
《改变世界的6度》剧照
今年以来,暴雨、洪涝、热浪和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多地频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世界气象组织专家6月28日表示,此类事件已成为常态,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是主要原因
2024-06-30 14:19:13专家:极端天气事件成常态近期,全球多个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现象,其中暴雨引发的洪灾尤为显著。中国华南地区、巴西、智利、厄瓜多尔、萨尔瓦多等地均遭受重创,洪水、山体滑坡等灾害频发,导致人员伤亡、家园被毁
2024-06-22 16:38:19全球气候在“发脾气”面对自然灾害、极端天气、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城市如何预警应对、化解风险并快速恢复?随着人们对危机的认知不断提升,韧性建设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2024-06-19 17:07:56极端天气频发俄乌冲突刚经历了一轮激烈的互殴战,但作战的主力不是两军的前线士兵,而是远程奔袭的无人机。
2024-08-30 10:02:01无人武器如何成俄乌战场新常态2024年6月14日,随着季节变换,长三角区域已步入汛期阶段。气象部门发出预警,指出今年的气候状况整体不佳,极端天气事件预计将频繁发生,气象灾害风险提升
2024-06-15 12:07:41专家解读如何防范汛期极端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