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吴是一家鲜果公司的员工,公司决定运营社交媒体并组建项目小组,小吴作为小组负责人以个人身份证实名注册了一个新媒体账号。该账号定位为生鲜美食制作,由公司提供拍摄场地和素材,员工共同策划拍摄主题、文案及营销等环节。该账号获得了近百万粉丝的关注,为公司带来了不少经济效益。不久后,小吴离职,公司要求他交接账号,但小吴声称该账号是自己个人所有,拒绝归还。因此,公司将小吴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后认为,公司与小吴之间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劳动者创造出的劳动成果应当归雇主所有。经查明,该账号由包括小吴在内的多名员工发起,主要内容是宣传公司业务,员工共同构思创意,公司提供拍摄设备等支持,且该账号被纳入公司视觉媒体部门管理。此外,辞职后,小吴也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不再运营该账号。账号是公司员工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法院一审判决使用权归属公司所有。小吴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随着流量经济的发展,“网红”账号的经济价值与日俱增。通常情况下,如果账号是以用人单位名义注册,员工基于工作职责进行运营管理,账号权益一般应归属于用人单位。如果员工自行注册和使用账号,通常应认定账号权益归属于员工。然而,网络服务平台的实名认证机制作为一项管理措施,并非判定账号使用权的唯一依据。当账号“名不副实”的争议发生在职场时,需要综合考虑注册行为是否为履行职务行为、账号内容是否为工作内容、制作主体是否为实际使用人以及内容与注册人的人身紧密程度等因素,做出合理认定。
公司在推广宣传时,应尽量以公司作为主体来注册账户。若注册在他人名下,可以通过协议明确账号的权属,并对双方权利义务、账号运营管理等内容进行详细约定,避免出现类似争议。
近日,家住张家口的李先生,到北京大兴一家4S店购车。该店销售人员承诺李先生,原价157900元的车,如果贷款买,优惠能达到36500元。
2024-12-04 14:43:30员工承诺购车优惠离职后4S店不认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期处理了一起涉及短视频账号归属权的案件,揭示了网络平台经济中账号价值与合作纠纷的复杂性。案件主角葛某是一位美食领域的短视频博主,拥有15万粉丝
2024-10-16 09:37:35网红博主和运营公司闹掰账号归谁格力电器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王自如被曝离职的新闻渐已淡去,截至目前,格力方面保持缄默,王自如本人也未出面表态。但是,当经销商们得知他离开后,有些人表示遗憾,但也有些拍手称赞
2024-08-22 10:22:53王自如被传离职后8月16日,国防部注册社交账号,0作品,粉丝将破1000万,网友:已成为千万分之一。
2024-08-16 15:00:20国防部注册社交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