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上市公司分红创新高
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持续上升。截至11月7日,A股共有22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度分红预案,拟分红总额超过310亿元,无论是分红公司数量还是金额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从行业来看,农林牧渔、有色金属、医药生物、电子电力、基础化工、汽车、非银金融等行业较为积极。其中,农林牧渔行业的分红总额超过65亿元,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基础化工等行业分红额也均在10亿元以上。
一些经营稳健的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抛出大手笔分红方案。例如,牧原股份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31元,分红总额合计45.05亿元,占前三季度净利润的40.06%;宇通客车则表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5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1.07亿元,分红比例达45.5%。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行业龙头企业通常盈利能力稳定,现金流充裕,愿意将部分利润回馈给股东。除龙头公司外,分红队伍中还出现了经营稳健的优质蓝筹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周期公司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秀。
不仅分红规模大,回报方式也更优,现金分红成为主流。在已公布三季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公司中,包括吉比特、华润三九、行动教育等在内的大部分公司都选择了现金分红,体现出对股东回报的重视,也反映出市场对于稳定现金流的偏好,有利于投资者直接享受上市公司成长红利。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上市公司积极进行季度分红、中期分红,分红意愿、金额及稳定性都在提高,持续性和可预期性增强,反映了A股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改善和回报投资者意识的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边际向好,行业复苏趋势明显。境内股票市场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2.64万亿元、净利润4.43万亿元。2947家公司营收正增长,2149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1708家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4127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近八成。多家上市公司由于业绩向好达到特殊分红条件,因此拟进行季度分红。以云南白药为例,该公司近期发布公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已超2023年全年,提质增效效果显著,具备实施特别分红的条件,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13元,分红总金额21.64亿元,占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的50.02%。三季度上市公司分红创新高!
上市公司分红热情升温,离不开监管部门的引导。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提出加强现金分红监管,增强投资者回报,具体举措包括对分红采取强约束措施、多措并举提高股息率、推动一年多次分红等。今年4月出台的新“国九条”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提出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等。
田利辉认为,强监管加上优秀企业的示范效应,促使原本具有分红能力但分红意愿较低的公司加入分红队伍,一些分红比例偏小、分红频率较低的上市公司也可能增强分红力度,未来上市公司分红风气将会更加浓厚,对A股市场的投资生态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专家提醒,上市公司分红要算好“明白账”,既积极回报股东,也确保自身长远发展。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建议,在充分衡量、评估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成长阶段、偿债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合理透明的现金分红机制,注重分红的科学性、持续性和稳定性。对于还未加入季度分红队伍的企业,应从发展阶段、研发强度、盈利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理性分析、客观看待,给予那些处于成长期、创新型的上市公司更多耐心,用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陪伴优质企业发展壮大。
一年中的分红时节再次到来,众多上市公司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去年的现金分红工作。5月26日晚,康恩贝、嘉泽新能、丸美股份、新日股份等18家企业相继发布了2023年度的分红实施方案
2024-05-27 13:52:05上市公司去年分红创新高近日,为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提高股东回报,推动一年多次分红,多家A股上市券商宣布拟进行前三季度分红。四家券商合计拟分红金额超过5.68亿元,这是A股上市券商首次进行“三季度分红”
2024-11-05 08:02:00A股上市券商首推三季度分红今年以来,A股公司持续加大分红力度。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A股共有超过2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度或前三季度的现金分红方案,拟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创近年新高
2024-11-11 15:14:57A股迎来现金分红热潮中国证监会正公开征求关于《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该指引强调,上市公司董事会需致力于企业质量提升,依据当前业绩及未来发展战略设定长期投资价值目标
2024-09-25 15:51:00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合理提高分红率今年,国务院国资委不断强调提升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质量,重视市值管理,旨在通过增强市场信心、稳定预期,并增加现金分红,从而更好地回馈投资者
2024-05-20 09:11:10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