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于12月26日发布了镇馆之宝“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复原像。十堰市郧阳区学堂梁子遗址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990年和2022年先后发掘出土了三具距今约100万年的“郧县人”头骨化石,这些化石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为研究东亚直立人的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对探讨东亚古人类演化模式、东亚直立人来源以及与智人之间的演化关系等重大课题具有重要价值。
此前,北京人、陕西蓝田人、四川资阳人、安徽华龙洞人等古人类化石均进行过相貌复原工作,但由于多数古人类化石保存不完整,缺失大部分颅骨关键部位,导致复原像不够完美。而保存较为完整的北京人的相貌复原结果,中外学者之间也存在分歧。
“湖北省郧县人头骨化石高精度扫描及相貌复原研究”项目于2017年6月启动。经过近八年的努力,由湖北省博物馆、山西大学、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武汉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团队取得了初步成果。该项目分为两个部分:首先通过高精度工业级扫描仪多次扫描郧县人1号和2号头骨化石,重建头骨化石模型;然后以颅骨为基础,依据人体头面部的解剖学规律,在颅骨模型影像上借助雕塑、绘画和计算机图像等技术手段,塑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肌肤、毛发等细节,重建颅骨的生前面貌。
研究表明,一号头骨化石属于一位年龄在25至45岁之间的女性,二号头骨化石则属于一位年龄在25至45岁之间的男性,两者均距今约100万年。此次郧县人头骨化石相貌复原工作集合了古人类学家、刑侦专家、三维复原专家和旧石器时代考古专家,是世界上首次对距今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开展的科学相貌复原工作,对古人类化石相貌复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12月26日,湖北省博物馆发布镇馆之宝“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复原像,揭开郧县人1号、2号的“神秘面纱”。
2024-12-26 11:54:05湖北省博物馆发布郧县人头骨化石相貌复原像12月26日,湖北省博物馆发布了根据“郧县人”头骨化石复原的“郧县人”相貌。这是世界上首次对距今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进行科学的相貌复原工作
2024-12-27 08:38:50百万年前古人类头骨化石相貌复原9月24日,在河南三门峡渑池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仰韶村遗址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通过与公安部鉴定中心、河南省公安鉴定中心等机构的合作,成功复原了两位古代居民的面貌
2024-09-26 11:05:00仰韶先民复原像大连金普新区骆驼山金远洞古生物化石产地近日传来好消息,发掘队再次发现一具完整的犀牛头骨。这具犀牛头骨化石产自金远洞剖面第四层下部,初步鉴定为泥河湾披毛犀,距今约160万年到180万年
2024-10-26 18:01:12大连:170万年前犀牛头骨化石出土三月底,陕西警方接获线报,称有犯罪团伙在夜间非法挖掘珍贵的古生物化石。经过十多天的秘密监视,警方注意到两名男子使用可疑车辆运输疑似“龙骨”的化石
2024-10-08 20:04:23团伙在陕西盗掘3.5吨古生物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