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联储通讯社:美联储从25点降息开始是“阻力最小的路径”
下周,美联储即将决定的降息幅度——究竟是25个还是50个基点,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给美联储带来了抉择难题。近期经济数据喜忧参半,通胀与就业指标未能明确指向降息规模。周三公布的CPI数据显示通胀仍具韧性,似乎支持了小步降息25个基点的观点;而周四的PPI数据则显示出同比显著降温趋势,为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提供了理由。
华尔街日报的Nick Timiraos,常被称为“美联储通讯社”,分析指出,以25个基点的幅度启动降息进程可能是较为稳妥的选择,这样可以减少因大幅度降息可能引发的市场不安,并减轻在大选前夕解释激进货币政策的难度。然而,他同时强调,相比起首次降息的规模,市场更为关切的是美联储即将发布的季度经济预测中,官员们对全年降息总幅度的看法。有前美联储顾问指出,长期来看,后续降息的累计幅度远比首次是25还是50基点更重要。
市场普遍预期今年美联储将实施超百基点的降息,若官方预测的降息空间小于市场预期,可能导致市场情绪回调。首次降息的大小,也因此与全年降息路径紧密相连,增加了决策的复杂度。如果预计全年降息100基点,那么以每次25基点的节奏开启,可能会让人质疑为何不在经济显露出更多疲软迹象时更快行动。
Timiraos的分析报道在市场上引起了反响,他的文章发布后,9月降息的预期显著回升,扭转了此前CPI数据公布后的市场情绪。文章中还提到,部分人士担忧,50基点的大幅降息可能传递出对经济过度悲观的信号,或促使市场预期更快速的降息周期,这可能不利于控制通胀并引发市场动荡。同时,这样的行动也可能误导市场预期接下来的会议中会有连续的大额降息。
另一方面,主张50基点降息的声音也不乏其人,他们认为此举能有效防止经济因过去加息压力而进一步放缓。部分专家提出,通过强有力的政策语言引导,可缓解市场对大幅降息的恐慌。前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亦表示,若美联储认为当前通胀与劳动力市场情况已达到某种平衡,理论上应更快地将利率调整至更中性水平,暗示逐步降息的做法可能不符合当前的经济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投资均涉及风险,本文内容不应被视为个人投资建议,每位投资者在做出决策前应考量自身具体情况。
Nick Timiraos指出,即将进行的降息行动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在9月份的会议中,核心议题预计将转移到降息决定的一致性问题,以及降息幅度是选择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
2024-08-15 08:09:15“新美联储通讯社”:9月降息道路已经铺平施罗斯伯格指出,当前“萨姆规则”指标维持在0.57,超出历史上的经济衰退相关阈值。本周一,美股从上周的剧烈抛售中获得短暂喘息,市场期待即将发布的多项经济数据能为下周的美联储会议结果提供清晰指引
2024-09-10 20:18:11美国经济硬着陆担忧重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在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会议中指出,美国的通胀率虽在今年初有所上升,但近期数据显示其正再次呈现放缓趋势。他强调,在考虑降息前,需要更多证据证明这一趋势
2024-07-04 16:29:07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和12月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