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机构逐鹿“牛股”
市场近期的波动中,一些股票逆市连续上涨,形成了鲜明的冰火两重天现象,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探究这些牛股的背后,公募基金的参与情况及投资策略变化成为焦点。根据公募基金2024年半年度报告披露的信息,可以发现不少三季度大热的股票,如大众交通、深圳华强、博士眼镜等,早在第二季度就有基金提前埋伏。有趣的是,相较于主动管理的权益型基金,部分被动投资产品在捕捉这些牛股上显得更为成功。同时,有迹象显示,一些外资机构可能在这些大牛股中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据统计,截至9月4日,三季度内A股市场共有12只股票价格翻番,其中*ST景峰涨幅最高,达473.75%,紧随其后的是大众交通、深圳华强,涨幅超过240%。通过分析公募基金的持仓数据,可以发现深圳华强、博士眼镜等多家公司二季度已被多只基金持有,深圳华强甚至吸引了超过30只基金入驻,博士眼镜也有43只基金参与持股,显示出公募基金对这些潜力股的前瞻性布局。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那些被特别处理的ST或*ST类大牛股并没有公募基金在二季度涉足。例如*ST景峰等,不仅没有基金布局,反而遭遇了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多家机构减持。尽管这些股票在三季度大幅反弹,但许多机构在上半年的低点已选择离场。
在投资风格上,人们通常认为主动管理的权益型基金会更擅长发掘牛股,但这次的情况却有所不同。数据显示,提前布局牛股的基金中,被动追踪中证1000、中证2000等指数的产品表现更佳。这些指数主要覆盖中小市值股票,恰好与多数牛股的市场定位相符。主动管理的基金中,量化产品占据了相当比例,而专注于博士眼镜的纯粹主动型基金则较少。
以国投瑞银基金为例,旗下多只产品集中持有博士眼镜,且持股量较大。虽然这些基金在博士眼镜上的布局看似收获颇丰,但实际上,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基金,其持有的牛股对基金净值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这些股票在其整体持仓中的比重有限。
近期大牛股的涌现,往往与特定的市场消息紧密相关,预判并提前布局这类股票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对于基金而言,虽然参与了牛股的投资,但由于各种因素,这些投资对基金整体表现的直接影响较为有限。
海外市场今年表现强劲,美国主要股指频创新高,欧洲多国股市涨幅超10%。受此积极影响,QDII基金整体表现出色,年内平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到了4.35%,其中超过七成实现了正收益
2024-06-03 09:02:56科技牛股纷纷大涨在2024年7月的山西省医疗保障基金检查中,高平市正康大药房第七分公司被发现有违规行为,包括超医保目录限制和处方不规范等问题,涉及金额38085.03元
2024-08-16 14:01:43一心堂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被约谈5月16日,*ST保力在连续经历9个交易日的20%跌幅限制后,意外地于开盘后迅速涨停,最终以22.22%的涨幅收盘,每股报0.11元,全天总成交额达4689万元
2024-05-16 17:00:25A股最便宜股票锁定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