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堪称奇迹舞台,每年都有考生以超乎寻常的分数进入理想高校,正如2023年的广东考生以453分进入广州大学土木工程,2024年河北考生则以665分踏入清华大学同专业大门,实践证明选择的魔力。土木工程专业的招生遇冷成为常态,正如该领域工作者常面临的困境,分数线也陷入相似的境地。
当前,“土木”几乎与“天坑专业”划上了等号,网络上对于该专业的评价普遍悲观,昔日的繁荣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关于转型和逃离的讨论。在此背景下,“智能建造”作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开始崭露头角,试图以科技融合传统,为行业带来新生。自2017年同济大学首开智能建造专业以来,众多高校纷纷跟进,专业数量显著增长,至目前已有153所高校设立此专业,招生人数也从2022年的3562人攀升至2023年的5539人,反映出一定的热度。
智能建造虽根植于土木工程,但在课程设置上融入了计算机、机械及经济管理等多元内容,试图打破传统框架,实现“智能化”。然而,外界对其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土木工程的一次“换装”尝试,旨在通过贴合科技热点寻求突破,但实际效果有限,毕业生反馈显示,专业学习广泛但深度不足,转行成了常见选择。
回溯过往,土木工程曾有过辉煌的十年,伴随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专业需求旺盛,院校数量激增。然而,随着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和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土木行业的热度骤降,供需失衡严重,就业市场表现惨淡。反映在高校招生上,则是分数线连连下滑,即便是“建筑老八校”之一的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府,录取排名亦出现显著下降。
智能建造的引入试图挽救颓势,但即便如此,仍难以彻底扭转局面,部分高校的智能建造专业录取排名同样呈现下滑趋势。为了吸引生源,高校采取了多种招生策略,包括提前批次录取、大类招生等,但收效各异。
对于土木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后面对的是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并不匹配的薪资待遇,加之晋升路径的漫长与不确定,使得“提桶跑路”成为不少人的无奈选择。统计数据和实际案例均表明,土木行业的就业满意度长期低位徘徊,年轻人才的流失尤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人才困境。
简言之,土木工程行业经历了从辉煌到冷却的转变,智能建造的兴起被视为一种自救尝试,但其能否成功带领行业走出困境,尚需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而对于无数在一线挥洒汗水的土木人来说,他们的努力与牺牲,正呼唤着行业更深刻的变革。
众所周知,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比股市还奇迹的舞台。股神巴菲特不一定能在股价最低的时候抄底股票,但年年都会有勇敢的考生捡漏高校。
2024-09-02 17:38:22中国大学跌得最惨的专业重庆武隆天坑寨子,位于武隆区仙女山镇明星村,其中最大的石院天坑直径达645米。
2024-09-13 13:26:21小伙勇下160米天坑送货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惊现“恐怖天坑”,一名印度籍游客在经过时不慎掉入其中。
2024-09-03 15:16:37吉隆坡惊现恐怖天坑张淼怡在新近演绎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扮演林黛玉角色,这一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讨论。观众自然而然地将她与先前两版深入人心的“林黛玉”——陈晓旭与蒋梦婕所塑造的形象进行比较
2024-08-21 13:23:41陈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