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购物场景中,隐私侵犯的阴影悄然蔓延。想象一个普通的周末,你正与家人悠然穿行于超市货架间,低头挑选商品的间隙,猛然发现一台架设在三脚架上的手机正透过屏幕,将你的影像清晰呈现,伴随而来的还有弹幕评论,对你品头论足。这样的遭遇,近年来似乎变得愈发频繁。
近期有媒体报道,知名零食品牌“零食很忙”在武汉多家分店安装直播设备,顾客一旦踏入摄像头视野,一举一动便实时传播出去,画面中人脸清晰可辨,部分甚至采取近距离拍摄。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可以找到这些门店的直播画面,主要是推广代金券等产品,需线下消费。尽管多数镜头聚焦于员工和广告牌,但仍有一部分直接对准顾客,甚至在某些收音良好的直播间内,顾客付款时透露的会员手机号码也暴露无遗,隐私安全亮起红灯。
对此,“零食很忙”公司回应,仅在官方账号进行直播,门店自行直播的行为或未事先报备。部分门店承诺调整摄像头角度,避免直指顾客。而这种直播带货模式已非个案,众多实体商超纷纷涉足直播领域,画面常展示店内熙熙攘攘的顾客,营造繁忙景象。盒马、大润发、永辉超市等大型连锁商超的部分门店,乃至景区、游乐园等,均采用直播形式吸引流量,同时促销产品。
实体店直播看似双赢:商家突破地理局限,吸引更广泛客群;达人主播则通过展示商品实物与使用场景,增强顾客信任。然而,背后隐藏的问题不容忽视——在未经同意下,顾客成为了直播中的“商品”,隐私权与肖像权面临侵犯风险。
随着直播技术的普及,直播门槛骤降,各类场所纷纷成为直播背景。从前几年流行的“职人网红”,到如今平台积极探索“直播+本地生活”模式,实体店铺利用直播打造自身IP,既成就了许多成功案例,也带来了顾客隐私被无意侵犯的新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公共场所,个人的肖像权依然受法律保护。商家直播虽为营销手段,但应确保不侵犯消费者权益。《民法典》明确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因此,直播中涉及顾客的画面,最好事先通知并获得同意。
随着网络视听报告指出的短视频账号总量破15亿,职业主播队伍超过1500万,直播行业的繁荣与规范化需求日益凸显。提高直播行业的准入标准与管理水平,成为保护公共利益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外出就餐本想享受宁静,李女士却在广州湘邻呷哺邻里时光店遭遇了一段不愉快经历。她发现自己和同伴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成为了他人直播中的“风景”
2024-08-21 08:07:21商家未经同意直播顾客用餐被投诉你是否收到过这样的短信:“秒杀低价……退订回TD”?你在休息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昏昏欲睡时手机突然叮的一声弹出消息
2024-03-14 13:35:27男子半夜收营销短信怒将商家起诉又一年618落下了帷幕。从电商平台的战报和第三方的数据来看,618的总体销售仍在增长。
2024-06-19 14:21:33分析师称消费者对促销变麻木6月初的广西南宁,雨季绵延,湿润与雨滴无法阻挡珊珊及其同事的热情步伐。在聪季有品生鲜旗舰店的仓库内,珊珊挺着七个月的身孕,活力满满地在镜头前展示晶莹剔透的黄金百香果,背景中,工人们正忙碌地打包分拣
2024-06-19 14:17:16618落下帷幕:消费者更理性了5月1日,一位博主分享了一则视频,揭示了他在江苏苏州一家以童年为主题的零食店中的奇特发现——“辣条刺客”。商品标签上的价格标为0.17元,看似相当低廉,实则是按克计价,换算下来每斤高达85元
2024-05-03 08:08:32官方通报辣条刺客85元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