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打破终身制,会降低院士“含金量”吗?当然不会。此举是让院士头衔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激励院士不断攀登科研高峰、在相关领域发挥领军作用、积极培养后学、德才兼修。
事实上,院士制度改革已走过10余年历程。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化院士制度改革;从2022年《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到此次进一步明确院士的增选机制和退出机制,院士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为的就是从制度设计上更好地引导人才队伍服务于科技强国建设。
从本次制度修订来看,亮点不少。比如,院士可申请放弃称号,允许院士本人提出辞呈,体现对个人意愿的充分尊重;建立撤销头衔和劝退机制,有助于把违反科学道德、品行不端者清理出队伍,避免因个人失德失范损害院士群体声誉;明确院士退休后的权利义务,从制度层面解决如何发挥退休院士余热的问题。
中国向来有尊重知识的好传统。社会高度关注院士群体,因为他们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无论是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隐身”30年的中国核潜艇先驱黄旭华,还是让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手里的袁隆平,一代代院士们依靠深厚学术造诣、高尚道德情操,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国士无双”。
对这样一个科学领域最顶尖的群体,我们更应倍加敬重和珍惜。在严把评审关的同时,让院士能进能退,打破“终身制”,是进一步提升院士队伍纯洁性和学术引领力的现实需要。
近日,关于“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头衔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多家高校、医院及医药公司纷纷庆祝其成员当选该院院士,但随之而来的是对这一荣誉含金量的严重质疑
2024-05-08 10:49:06欧洲自然科学院含金量引质疑4月26日,池黄高铁正式启程,将黄山与九华山紧密相连,两地间的最快行程仅需14分钟。
2024-04-28 15:34:45池黄高铁开通串联多个旅游胜地近期,数十名中国人被宣布为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消息引起了广泛讨论,特别是有报道指出,院士资格似乎可以通过支付约40万元人民币购买
2024-05-15 11:21:33“外籍院士”为何在中国井喷?武磊,中国足球的领军人物,在历经三年半的海外征战后,重返中超舞台,瞬间点燃了球迷的热情与希望
2024-07-21 22:57:50古斯塔沃首次在中超上演帽子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