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的吊脚楼下,活跃着几个身着盛装的侗族姑娘,她们身上的银饰铛铛作响。
做美食,过侗年。一个姑娘脚踩形似跷跷板的工具,令其起起落落,另一端的姑娘则手持稻谷反复扫动。这是侗族的“舂米”,几番碾压,脱落的谷子便落在石盘中。
摄影师在拍“七仙女”舂米。新京报记者吴采倩摄
这条由直播平台账号“侗家七仙女”发布的短视频,已获得4226万播放量,视频中的主角来自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盖宝村,她们已拥有超过120万粉丝。
2018年5月,时任盖宝村“扶贫第一书记”的吴玉圣提出“短视频、直播+扶贫”模式,并组建了“七仙女”直播团队。
一条视频,卖光了村里的稻香鱼;一场直播,帮贫困户解决了6万斤滞销的小黄姜;一个深山里的直播间,改变了村子闭塞落后的困境。3年来,“侗家七仙女”公益直播800多场,为家乡带货1.3亿元。
透过镜头,她们向世人展示了侗族婚礼、打糍粑、斗牛、长桌宴等民族特色活动,让越来越多“黔货”出山,也让越来越多青年返乡。
“不务正业”的第一书记
黎平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南部,是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
盖宝村距离黎平县城100多公里,群山环绕下,木制的房屋错落地分布在河流两岸。
群山环绕下,盖宝村木制的房屋错落地分布在河流两岸。新京报记者吴采倩摄
2018年2月14日,原本在黎平县纪委工作的吴玉圣第一次来到盖宝村。他仿佛走进了一个藏在深山中的世外桃源,这里不仅有梯田、鼓楼、花桥,还保留着原始的木制吊脚楼和侗族文化。
但深山里的侗寨被一个“穷”字困住,四面环山,交通不便,产业稀缺。村民们保持着原始的耕作生活,种着一年一季的水稻,产量不高。耕地零散地分布在不同山头,无法借助机械进行产业化耕种。每逢夏季,村民得绕着蜿蜒的山路把割好的稻谷挑下山,往返一趟就得耗半天。
有的村民几年前还在点煤油灯,脱贫致富只能靠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和孩子则留守家中。
盖宝村的贫困户大多在吴玉圣进驻的洋卫村,洋卫村有500多户人家,其中包括109户贫困户,当时有52户尚未脱贫。
根据以往的扶贫经验,吴玉圣觉得传统的农业帮扶在少数民族村寨实施效果有限。一番调研后,他发现盖宝村风景优美,又是侗族琵琶歌的发源地,十分适合发展旅游业。
最终吴玉圣决定借网络直播的东风讲述盖宝村的故事。
2018年3月,吴玉圣召集村干部开会,希望全村集资20万元作为直播团队的启动资金。但话音刚落,就遭到了村民们的质疑。无奈之下,他承诺以风险担保的形式向村里“借”5万元,“如果我离开村子时,这些钱亏了,我个人承担全部损失”。
犹豫再三,村民们缓缓举起了手表示赞同,但仍存在质疑声:“两年内没有粉丝,我们就完蛋了”、“没钱就养不起主播”、“风险太大了”。
最终,洋卫村借给了吴玉圣5万元。
资金到位后,吴玉圣买了一台苹果手机用于视频拍摄,并一人包办拍摄、剪辑和直播等工作。忙活了一个月,他的账号粉丝还不到1000。
村民们看着他每天举着手机东拍西拍,也没见着实际的收益,质疑声更多了:“这个第一书记整天不务正业,就想着玩手机”。
寻找“七仙女”
眼看直播扶贫的计划要落空,吴玉圣常常彻夜难眠。某天晚上,一首悠扬的侗歌飘进窗内,对歌声充满好奇的他请教了村里的老人。
老人讲述了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天上的七仙女下凡途经盖宝村,发现这里的人勤劳朴实却不太开心。她们便把仙歌撒到河中。从此,村民只要喝了盖宝河的水就会唱歌。歌声令整个侗寨都变得欢快,侗族琵琶歌也代代相传。”
“穿着盛装的侗族姑娘,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七仙女吗?”那个古老传说给吴玉圣带来了灵感,他想要找7个侗族姑娘进行直播,既能传播侗族文化,又能为盖宝村带货。
2018年5月,吴玉圣注册了“浪漫侗家七仙女”的账号,并开始寻找“七仙女”。
在吴玉圣的设想里,“七仙女”一定是当地的侗族姑娘,既要能歌善舞,又要会说普通话。定下标准后,他先找到了村里的琵琶歌队,并选中最年轻的队员杨燕交,也就是“七仙女”中的“大姐”。
“七仙女”在直播抓鱼。新京报记者吴采倩摄
杨燕交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加入了团队。
杨燕交此前从未接触过网络直播。刚开始,羞涩的她面对镜头不知道该说啥。
“上午拍抓鱼,下午做酸汤鱼,晚上就直播聊酸汤鱼的故事。”回忆起那时候的直播时光,杨燕交觉得没有太多的直播技巧,更多是在记录真实生活、真诚地与粉丝聊天。
村民们的议论声从未停止。杨燕交每次出门,都有人说她“像神经病”,“一天到晚不干正事。”
与此同时,吴玉圣在盖宝村里找到了中学生“七妹”吴美琼,她答应在假期参与“七仙女”的直播。
在一次黎平县的选美比赛中,吴玉圣“相中”了黔东南州歌舞团的吴家佳,在几次“电话轰炸”后,吴家佳拉上同在歌舞团的杨宛灵去见了吴玉圣团队,并决定加入。后来,黎平县艺术团的吴娟、大学生孔繁芳和罗胜丹也加入团队,成为“全职仙女”。
耗时近半年,“七仙女”终于凑齐了。
吴玉圣回忆,当时条件艰苦,拍摄设备只有一台手机。白天,他们游走在盖宝村的山水间,拍摄短视频,做乌米饭、抓稻香鱼、挖折耳根、拍侗族婚礼、直播斗牛……
“七仙女”在直播卖黎平茶叶。新京报记者吴采倩摄
晚上,他们回到山脚下的直播间。团队在村里租了一间木板房做直播间,两棵稻穗挂在墙上,一幅侗族鼓楼的漫画作为背景。每晚8点,“七仙女”会换上侗族盛装,架起手机直播,一播就是两三个小时。
“七仙女”们直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粉丝也越来越多。短短三个月内,她们在快手的粉丝迅速突破10万人。
“刚开始,看直播的人都不知道盖宝在哪里。”吴玉圣猜测,以前90%黎平人都不知道盖宝村,都是通过“七仙女”才开始了解这个村子。
为贫困户带货
随着粉丝的增多,“七仙女”的直播带货计划也提上日程,
每次直播,都有网友对侗族服饰和农产品感兴趣。“七仙女”逐渐开始在直播平台上卖一些产品,并重点帮助村里的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
贫困户吴永荣所在的合作社在山上种了17亩小黄姜,但一直苦于销路不好。七仙女主动帮忙,她们换上侗族便装,拿起锄头到山上挖小黄姜。吴玉圣边拍边叮嘱她们注意与粉丝互动,“你们要说这是贫困户种的,还有讲解姜的用途。”
视频发出的次日,有人下单了一万多斤的小黄姜。两个月内,吴永荣等15户贫困户的6万多斤小黄姜全都销售一空。“七仙女”团队让他们对销路有了信心,合作社第二年扩大了种植,让更多农民获得收益。
一位贫困户因家人生病找到“七仙女”,希望她们能帮卖自己种植的花椒以筹集医药费。杨燕交回忆,她们不仅帮这位贫困户卖完了花椒,还把当天的直播打赏捐给了他。
“七仙女”直播带来的帮助,村里人都看在眼里。吴玉圣此前计划向村民筹集的20万元终于到位,18位股东中有10位是贫困户。
盖宝村村民的脱贫路也越走越宽。除了“七仙女”直播带货,线上售卖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外地游客的到来也增加了村民的收益,他们的住宿、饮食和出行都会带动村里的经济。
吴玉圣粗略估算,“侗族七仙女”为黎平县旅游宣传的视频观看人次达两亿以上,村里销售农产品和带动旅游收入300多万元,为县里销售和带动旅游收入3000多万元。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七仙女”团队的带动下,盖宝村已实现了全面脱贫。村里的路修好了,新的寨门立了起来,小砖房和民宿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七仙女”团队“破圈”
“侗家七仙女”火了。
开进盖宝村的外地车辆越来越多,还没等来者开口,村口餐馆的老板就用手一指:“找七仙女?沿着这条路直走左拐。”在他印象中,有些粉丝会从外省跑来看七仙女,全程跟着她们直播,“不停地拿手机拍仙女,感觉他们也在直播。”
2019年,选秀男团R1SE与“七仙女”在侗寨录综艺。全国各地的粉丝蜂拥而至,黎平县各大酒店都被预订一空。用饭圈的话来说,“七仙女”团队“破圈”了。
"有时候记者比游客还多”,吴玉圣估算2019年大约有六七十家媒体来到盖宝村采访。“七仙女”也曾受邀参加央视、人民日报和湖南卫视等媒体的节目,将侗族风情展现给全国观众,也让越来越多人了解黎平县和盖宝村。
吴玉圣与“七仙女”受邀参加媒体活动。受访者供图
黎平是全国的重点产茶县,茶叶产业也是当地重要的脱贫产业。2020年3月,黎平县委书记周文锋与副县长张万广为黎平茶代言,与“侗家七仙女”一起直播助力“黎货”出山。
据统计,该场直播浏览量超过110万人次,实现线上线下交易额180万元,仅现场直接销售达2300单,推动黎平茶增销达600万元以上。
“整个县、整个州都在看我们的直播!”孔繁芳将直播链接转到家族群,家人们点赞的大拇指排成一排,她切实地感受到了来自家乡的关注和支持。
两个月后,“七仙女”登上直播卖货的最高舞台——央视的带货直播活动。她们与主持人朱广权等一起为贵州带货。在她们的推荐下,贵州羊肉粉、酸汤鱼调料和香禾糯米等美食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超3个小时的直播节目,观看量达908万,总销售额达1.37亿元。
2020年12月,由贵州省委宣传部拍摄的纪录短片《侗家七仙女》入选“2020年度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这是自2015年以来,贵州省第二次获得此奖项。“七仙女”的故事登上国际舞台,被更多人所知。
从“盖宝七仙女”,到“黎平七仙女”,再到“贵州七仙女”,她们用了两年时间走出大山,逐渐被世人所知。
吴玉圣自知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们哭过,笑过,累过,但从来没有放松过,这就是扶贫战场。”
归来,扎根乡村
送更多“黔货”出山,召更多年轻人回乡,这是“七仙女”的愿望。
为了更好地整合当地的直播资源,助力更多贫困户脱贫。“七仙女”牵头组建了黎平县网红助力脱贫攻坚协会、成立了网红书院“竹水书院”、全国首个短视频网络销售园区。
“七仙女”在弹唱侗族琵琶歌。新京报记者吴采倩摄
“竹水书院”邀请了当地非遗传承人、知名网红和直播导师等,为学员们免费提供讲解、直播、拍摄等方面的培训。每期开班招生20人,目前已经举办了6期,培养了近200名电商人才。
在吴玉圣的规划里,书院培养新的网红和直播人才,协会召集成熟的网红进行直播和卖货,销售园区则整合全县的农产品供给主播。他希望能与更多企业、贫困户进行合作,打通线下生产、包装、物流等环节,建立起完整的网红扶贫产业链。
如今,“七仙女”的团队已有十几人,其中不乏刚毕业就回到家乡的年轻人。他们曾经向往大城市,如今觉得回来建设家乡也是一种“闯荡”。
跟此前村里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贫困户吴长月也曾到广东打工,直到2019年才回到盖宝村。在外打工时,她每天要上十几个小时的班,跟同事一起挤在很小的宿舍里。
回村后,吴长月在盖宝村开了第一家民宿,建在山脚下,一楼是贴好瓷砖的砖房,二楼则由木材搭建。屋前栽了玫瑰,屋后的菜地种满了绿油油的生菜。她感到知足,现在既能陪伴老人和孩子,又能接待远方的客人。
吴长月边刷手机边聊起变化:“我以前很笨的,现在也会玩手机拍短视频了。”
“通过互联网脱贫,这条路盖宝侗寨没有走错,我们会继续走下去。”盖宝村委负责人相信,在对侗族文化资源进行深挖和保护的同时,也会吸引更多游客。
村民们从一开始的质疑到现在的认可和主动学习,吴玉圣感到很欣慰:“扶贫结束后,村民的观念发生了改变,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2020年5月,吴玉圣调回黎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不再担任盖宝村第一书记。
而“七仙女”也在继续播撒直播的种子。
夜色降临,溪水声作伴,榕江县大利侗寨的鼓楼飘出阵阵歌声,这是“侗家七仙女”跟水木年华组合在“连麦”带货,一曲《在他乡》点燃了直播粉丝们的热情。
“一生有你——侗乡黎平我的家,黎平茶香天下”,这是近期“七仙女”团队与水木年华合作的项目,每逢周四晚8点开始直播。
大利侗寨是“中国第一批传统古村落”,这里将成为“七仙女”宣传侗族文化的新阵地。
每逢周末,吴玉圣会抽空来到大利村。他会指导团队进行直播,帮忙调整灯光、教主播如何互动、提醒运营人员定期回复粉丝……
谈起未来规划,吴玉圣希望以后能联合56个民族的直播团队,扎根农村,发掘民族文化,进而带动当地的农特产品和旅游。
而“七仙女”们也有了新的目标,在一张“再见,2020”的海报中,吴家佳的照片紧挨着最近走红的丁真。
“丁真带动了整个理塘县的旅游,或许我们也有这样的机会呢?”
▲在北京市第六医院24小时核酸检测门诊,护士为市民进行核酸采样。图/新华社 “5·12”国际护士节如期而至,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关爱护士队伍,护佑人民健康”
2022-05-12 09:51:22新京报▲家庭成员之间的冷淡或漠视,作为一种冷暴力,后果不亚于身体侵害,同样不为法律所容忍
2022-03-27 18:51:00新京报▲6月6日,北京丰台管控区考生带着行李陆续走进自己的房间。新京报记者陶冉通讯员徐伟摄 6月7日,又是一年高考日。在每一年的重要时间刻度上,恐怕没有哪个日子能比高考日更牵动人心
2022-06-07 00:11:16新京报▲快递员在某街道设立的暖心驿站取暖、歇脚。新京报记者张璐摄 据《半月谈》报道,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基层组织面临“既要、又要、还要”的考核重压,导致基层任务繁重复杂,基层干部应接不暇,基层治理效能亟待提升
2022-04-24 19:51:14新京报▲5月24日,丰台区芳星园二区核酸检测点,居民核酸采样前进行个人信息登记,工作人员旁边放置了电风扇
2022-05-27 00:00:59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