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方方的成功在于伤痕文学盛行,有很大的市场。
伤痕文学往往从小人物、弱者和利益受损者出发,通过这些人身上的伤痕来雕刻人心。小人物和利益受损者被贴上弱者的标签,其伤痕就成为了雕刻人心的最好工具。
在悲情的催化下,阅读者会把自己等同于小人物、弱者和利益受损者,然后将他们所经历的伤痛投射到自己身上。尽管自己与书中人物的伤痛并不是同一种伤痛,伤痛产生的原因也十分不同。
但是对于阅读者来说,这并不重要,因为阅读本身不只是为了理解自己的伤痛,更重要的是通过共情来宣泄。
如果仅仅是出于宣泄,那么具体是什么伤痛,是谁的伤痛,伤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都将变得不再重要。伤痛变成了一种从具体时空条件中抽象出来的情感和体验,成为了个体进行“情感自虐”的工具,进而为个体反对他人、反对社会提供依据。
正是因为人们更多地关注伤痛本身,试图通过体验他人的伤痛来达到“情感自虐”和宣泄的目的,所以,作者只要基于自己的文字功底,尽情地刻画伤痛,极尽所能就可以了。他们甚至会将很多产生于不同场景和很多人物身上的伤痕都汇聚在一个人物身上,汇聚在一篇文章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情绪和伤痛体验。即使这样不符合逻辑,不符合现实运作的基本规律,也没有关系。
而且因为现代化的巨型中国现实太复杂,很多人并没有识别伤痛是否符合现实和是否符合逻辑的能力。在情绪化的体验替代了理性思考时,读者的识别能力还会进一步弱化。就这样,极尽伤痛、昏暗至极且毫无希望的伤痕文学直指人心,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悲痛与焦虑。
比如方方在2月16中的《武汉封城日记》文末中写道:
2022年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看着赛场上运动员们一次次挑战极限、超越自我,作为青年创业者,我也一样心潮澎湃。 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
2022-03-20 05:51:00创新突破无止境(青春日记)2005年,我入职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在运营、调度等岗位多年的一线工作经历,让我对电网的防雷系统产生了浓厚兴趣
2022-07-10 05:31:20肯下苦功夫赢得主导权(青春日记)2月28日,进入闭环已经满一个月了,新京报记者陶冉准备去理个发。一起看看闭环里的“托尼老师”技术如何
2022-03-01 15:28:00视频|我的冬残奥日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