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被"药品收购""收"走了党籍
“真的没想到,他们两个会参与非法收购,现在党籍都因为收购被‘收’走了,他们可是我们支部唯一的一对夫妻党员啊……”李佩莉之前所在的党支部书记惋惜道。
2009年,李佩莉在宁波市鄞州区波特曼大酒店附近被一个手拿“药品收购”牌子的妇女詹玉琴吸引,想到自己因常年服药,家里总会有药剩余,如果能将这些多余的药变现,补贴点家用也是好的。
“你这“药品收购”是真的么?我家里多余的药你要不要?”李佩莉好奇地询问。
詹玉琴热情地说:“要的呀,只要这药是我们清单上的。”
“清单?能给我看看你们的清单么?”
“大姐,我跟你说啊,如果你只是把家里多余的药给我是赚不了多少钱的,你按照我们的清单,定期去医院配药,这样才能赚钱的。”詹玉琴拉着李佩莉的手亲切地说。
李佩莉拿着詹玉琴给的清单,虽然心存一丝怀疑,但还是打算试试看,第二天便带着自己的医保卡去了常配药的医院,顺利配到了清单上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埃索美拉挫镁肠溶片、阿卡波糖片等药品。
拿到药品的李佩莉第一时间找到詹玉琴,詹玉琴按照事先约定,用高于医院的价格“收购”了李佩莉的药品。赚到“第一桶金”的李佩莉满心欢喜,觉得这样赚钱实在太容易了,自此以后便成了医院的常客。
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收购”,让李佩莉越陷越深,她不满足于“单份收入”,便把目光投到了丈夫身上。
2011年开始,被说服的李佩莉丈夫也开始加入李佩莉的“药品收购”队伍,协助李佩莉一起去医院配取清单上的药品转卖给詹玉琴。
就这样,詹玉琴和其丈夫用“药品收购”的方式赚取收入长达8年,却从未意识到自己骗取医保统筹金的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
新华社成都12月3日电 题:多地“亮剑”医保骗保,揭开哪些新套路?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董小红、帅才、姚湜 日前,国家医保局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回头看”
记者从国家医疗保障局获悉,11月13-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在辽宁、吉林两省调研督导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工作。调研督导组分别在沈阳、长春两市深入了解打击欺诈骗保
夫妻诈骗44万医保 每次开4000元的药,一个月开两到三次——案发前,被告人宋某和她的丈夫姜某连续作案8个月,出没各大医院数十次,冒用他人医保卡累计开具药品44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