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沪浙新高考改革4年效果如何?等级赋分技术待改进

2018-07-13 06:31:10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一一走班教学对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冲击较大。从试点高中的实践来看,走班制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引发了高中教育教学内容、制度与管理等方面的“连锁反应”。

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建议,在全国推广实施新高考政策,各地应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教师需增加约20%。调研显示,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尤其是地理和生物教师的需求旺盛,需要增加20%左右。而生涯规划教师、心理辅导教师、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跨学科创新实验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教师等需要在原基础上增加100%-200%。教辅管理人员需要从原来的3位增加到5至6位。同时,为解决因选课走班带来的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一方面应增加教师编制,招聘新教师;另一方面,也可以区域为单位,统一排摸区内教师总量和结构,以及区内各学科对教师数量的需求,进行区域内统筹,做好支持和保障。

教室改扩建30%左右。新高考背景下,既要增加普通教室数量,更新相关设施设备,也要重建学科实验室和学科功能室。同时,学校办学经费需增加20%-30%。以上海为例,据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关于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统计表明,上海市高中生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2014年是30819.14元,2015年是35632.31元,同比增长了15.62%。就高中生的生均公用经费投入而言,2014年上海市公共财政支出是9380.18元,2015年是10183.46元,同比增长了8.56%。而与上海相比,其他地方的增幅应该更高。

提高适应新高考课程安排能力。行政推动,专业指导,强化督导,技术支持,多维度保障学校在规定课时内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理性选课;加强过程督导,增强评估权重,继续开好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对接新课标,开好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把信息技术列为选考或等级考科目,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浙江省“7选3”模式,也可以探索其他模式,旨在增强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