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媒体展望新高考元年:期望独木桥走向立交桥

2017-12-31 18:51:29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上海高桥中学对前几届学生同时开放了20种选科组合,校长张东升对澎湃新闻解释:“大家一开始也不清楚实际的情况会怎么样,所以,我们学校基本上是放开选的。”

随着实践的深入,学校根据浦东新区和上海全市范围的选课情况,以及高校录取招生对学科的要求细化,开始考虑如何合理排课和开设组合。“跟学生、家长讲清楚,做一些适当的引导。” 张东升说,“2018这一届高二选课时的组合大概是13种,不大会出现以前的20种了”。

“对于选科,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学生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两者结合起来更好。” 张东升说,为了配合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需要,高桥中学在专用教室的基础上建设自然科学创新实验室和人文学科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实验室,同时,还打开校门把学校周边的资源有效利用起来。

作为浙江省普通高中五年课程改革情况调研组成员,陈晓哲(化名)这几年不断和团队一起走访各地中小学、高校、政府教育部门进行调研。据其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上海市、北京市及浙江省的课程改革措施各具特点,但均已从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进入到学科课程改革以及选课走班制的实施阶段,与其他地区相比已先行涉入“深水区”。

“基础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育人模式从‘分数唯一’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打造个性化的品质教育是关键点。”2017年11月末,陈晓哲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这其中最难的是各方观念的转变。

比如,有些学校由于认识不到位,没有看到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将其窄化为排课表等教务工作;有些学校为应对学生选定的高考科目,在课程设计上出现偏科,在教学上回到唯分数论的老路上等。

陈晓哲认为,探索过程中遇到问题是正常的。“通过问题的研究,倒逼出来的将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创新举措,只有通过问题的发现,才能寻求到合理的答案。”“不慌、不怕”

福建省将在2018年启动新高考改革,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高一学生将不分文理。2021年他们将迎来改革后的首次高考。11月25日,福建省厦门市教育局巡视员任勇告诉澎湃新闻,2017年3月起厦门就开始从顶层设计、教师统筹、教室数量、管理系统、专家团队、宣传准备等方面为新高考做前期准备。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