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京学院的官网介绍中,张耀平现任西京学院真空管道交通研究所所长、经济管理系教授,从事真空管道高速磁浮交通研究与现代物流教学科研工作。张耀平称,“我这边现在还算是研究真空管道交通的一支吧。”
眼下,张耀平还想再出版一本《真空管道交通概论》,却苦于出版经费无从筹措。张耀平无奈表示,“出版合同签订快一年了,但因为没经费支付出版费用,也就没法交稿出版。预计今年能申请到基金,可总共五六个基金全部落空了,只能往后有经费了再出版。”
问及原因,张耀平只表示,“没什么原因,只能想是因为水平还不够吧。”
值得一提的是,张耀平主动谈及,此前有业内人士暗指其“热衷于把这些纸上谈兵的东西申报专利、组建公司、成立研究所、出版书籍,而不去认真探讨为什么不能实现”,背后也有苦衷,“如果有经费,我何尝不想做实验?没有基金、没有实验室、没有各方面的力量,我怎么做?”
两院院士提出设想
中国真空管道交通的一次标志性事件是2004年中国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沈志云的公开支持。沈志云当时为西南交大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据一名知情人士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透露,沈志云对真空管道的思考始于2004年暑假期间。“9月份一开学,西南交大就召集了部分老师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沈院士提出了对未来交通发展的一些思考。”
彼时,上海磁悬浮列车已投入使用,高铁在2004年也已开始引进技术。还有什么交通方式可供选择?堪称中国交通智库的西南交大又将如何引领前沿?
沈志云在上述会议上提出的便是真空管道交通。同年12月18日,沈志云发起了一场“真空管道高速交通”院士研讨会,有7位院士到场支持参会。这场研讨会的成果最终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2005年4月的《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这篇论文也让学术界认可是沈志云提出“真空管道高速交通”的设想。
沈志云在论文中提出,在地表稠密大气层中运行的高速交通工具,最高经济速度不超过时速400公里。然而,实现更高速度确有客观需要,也是交通科技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梦想。实现更高经济速度的一个可能的途径是采用真空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