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发现,福驰电动科技专利信息一栏里,专利共计35项,包括“一种具有增强鼠标功能的复合按钮键盘”、“ 一种具有集电、蓄电与燃油复合动力系统的公路车辆”、“ 一种弯折形围墙与护栏”、“ 一种航线在水面上装备可离合起降系统的飞机”等。澎湃新闻采访到一名刘本林此前的同事,该同事评价道,“刘本林兴趣非常广泛,之前对真空管道交通研究了一段时间,后来又陆续研究了很多其他的东西。”
另外,福驰电动科技还投资了另一家公司,即常州市健窕日用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健窕日用品”),法人为刘本林女儿刘溪清。
刘本林最后提到,“现在的大环境下,研发一些小项目可能更现实一些,大的项目凭我们的力量根本推动不起来。”刘本林还透露,其团队最新研发的一款新构皂“即将于9月16日前后在常州一家超市上架”。
困于实验室的西南交大
自真空管道交通概念引进至今,西南交大是唯一作出模型平台的正规科研单位。
目前,西南大学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项目的带头人则是前述提到的赵勇。赵勇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曾对航天科工日前公布的时速4000公里“高速飞行列车”点评,“这项技术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此时公布不是说这个技术已经成熟了,而是需要产业部门介入,国家政府要有投入,把前期技术先开发出来。”
赵勇是中国高温超导领域的第一个博士,辗转意大利、澳大利和日本13年后,他回到西南交通大学,是国家首批外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彼时的赵勇认为,“西南交大是最适合搞超导磁浮研究的地方”。
赵勇透露,“航天科工目前的整个方案、基本思路就是按照我们的书(编注:《速车系统概论》)提出来,具体关于磁浮方面的设计是我们来帮助完成。”只不过,具备多年实验经验的赵勇对时速4000公里持相对谨慎的态度,“我一直在强调1000公里时速这个第一步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当你1000公里时速还没实现的时候,大谈4000公里时速意义就不大。”
赵勇认为,要实现“高速飞行列车”没有捷径,必须从实验室走向中试,再进入工程阶段。“我们现在连实验室的数据还没拿出来,离这个远景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