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相隔50年的“对话”|龙门石窟大修记

“大卢舍那像龛”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也是龙门唐代雕刻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然而千百年来,渗漏水及危岩体,一直是威胁此地文物安全的主要病害。

去年12月份,奉先寺渗漏水治理与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开始进行,工程范围从奉先寺底部至上部山体高度接近50米,宽度为70米左右。今年7月19日,工程通过了洛阳市文物局组织的竣工初步验收,较原计划提前了近俩月。

这次,距离上一次奉先寺大修已过去了整整50年。

7月24日,被绿网覆盖的奉先寺。

8月1日,整体保护工程完工后的奉先寺。

50年首次与卢舍那大佛近距离“对话”

越过东山的阳光,掠过伊河水面,照进西山的龙门石窟群。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前的安全施工区域,数名工人垂直站在脚手架上,徒手拆卸传递木板钢管。随着笼罩大像龛的脚手架和绿网的拆除,卢舍那大佛逐渐显露真容。

为卢舍那大佛除尘的工人。

卢舍那大佛前拆除脚手架的工人。

千百年来,卢舍那大佛,以其“相好稀有、如月如日”的微笑,征服了海内外游客。

67岁的老石匠刘建设是龙门石窟研究院唯一一位两次参与奉先寺大修的保护者,17岁时跟着父亲参与了上一次的保护工程。在他的记忆中,那时的卢舍那大佛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头顶肉髻、身体都有窟窿,从发际线到下颌一条3-5厘米的裂隙贯穿左脸,左鼻翼和嘴唇各有缺失,右臂摇摇欲坠,而大像龛南壁西侧的天王像胸部雕刻崩落在地,需要吊装归位粘连。

在卢舍那大佛右侧胁侍普贤菩萨的右眼处,保留了完整的琉璃眼珠,呈暗绿色,质地均匀,熠熠生辉,左眼眼珠保留了外侧的一半。卢舍那大佛虽然双眼内没有眼珠,但从与普贤菩萨相似的喇叭状楔口,可以推断出在造像时也应有与普贤相似的眼睛结构。

1234...全文 6 下一页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