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养殖方式,即使渔民自己也不知道网箱内最后有多少条鱼,而经海网箱不仅能通过声纳和激光雷达实现精准数鱼,对于鱼的身长、体重都能实时掌握,可精准喂养。
王建中表示,经海网箱上配置了500多个监测点,通过数据中心,能够实时监测到水下的养殖信息、装备信息、水文信息,实现透明海洋。配备双目摄像机水下生物识别系统,也就是“鱼脸识别”,自动分析鱼的长度、重量和健康状况,计算所需的饵料,通过自动投喂系统精准控制。同时,利用数据链、区块链技术,把渔业信息与金融保险、政府监管机构等进行云共享,极大助推现代渔业发展。
比如,过去渔民养殖靠天吃饭,保险公司掌握不了养殖情况,无法提供这类险种。有了智能网箱后,不仅可以实时掌握鱼的动态,还有历史数据积累。保险公司就可以设计专门险种,养殖户也有了金融保障,能够规避很大风险。
“尤其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数据贡献给未来的消费者。通过我们的系统,每一条鱼都会带一个自己独立的二维码,这个二维码通过鱼脸识别系统和鱼关联在一起,终身携带,最后一直到百姓的餐桌,消费者可以定制。到了百姓餐桌时,你想看这一条鱼的整个成长过程,通过二维码可以追溯这条鱼长大的过程。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提供高品质的属于北方特色、属于烟台特色的高品质的鱼。”王建中说。
养殖周期从3年缩短至一年半,渔民更受益
经海网箱的诞生,意味着传统的养鱼方式被颠覆了。
王建中表示,工业化养殖后,一个网箱的产量,就是长岛过去鱼类产量的总和,一个网箱可养1000吨鱼左右,今后要打造100个网箱,所有的逻辑都变了,鱼苗从哪来?鱼种是不是足够强健?饲料是不是能够供得上?在网箱和运输之间,整个物流通道如何打通,一直到百姓餐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进行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