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世界“最轻最小”的“镇馆之宝”

原标题:全世界“最轻最小”的“镇馆之宝”?考古探源长三角|草地·神州风物

这是2021年5月12日用无人机拍摄的上山考古遗址公园(2021年5月12日摄)(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突破了江淮丘陵和江南丘陵,滔滔江水在行将入海之处,孕育出一片花的国土,北折东下的江流在中国版图上宛如高昂的龙头。

这片长江下游的区域,被网民戏称为“包邮区”,而学名叫“长江三角洲”,地跨沪苏浙皖,如今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1994年马桥遗址的发掘现场。新华社发

而在5000年乃至1万年前,当时的“包邮区”是一番什么光景?近年来,大量考古资料证明,长江下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于斯万年

浙江省浦江县上山考古遗址公园有A、B两座展示馆,这里的“镇馆之宝”可能是全世界各个博物馆里“最轻最小”的一件。它是一粒炭化稻米,粒长3.732毫米、粒宽1.667毫米、粒厚1.723毫米。

2006年11月6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在浙江省浦江县的上山遗址观看“万年稻米”。(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王小川摄

但是,它也可能是分量最重的一件“镇馆之宝”,凝聚了1万年的时光,更是1万年前世界稻作文化在此起源的实物见证。水稻是世界三大主粮之一,养活了全球约一半的人口。

200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蒋乐平研究员带队,在浦江县发现了上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稻作农业遗存。2006年,上山文化正式命名,它是长江下游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经碳14测年确定,距今最早已有1万年的历史。

1234...全文 7 下一页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