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标价成千上万的“专特供”酒,成本只有几十元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记者涂铭、鲁畅)XX机关特供酒、XXX机关接待专用酒,动辄上千元,贵的近万元……虽然相关部门2013年就禁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自行或授权制售冠以“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但仍有不法分子制售假酒牟取暴利。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记者走访了解到,去年12月至今,北京环食药旅警方持续开展打击制售假酒专项行动,先后破获各类假酒案件25起,查获假酒4万余瓶、包材40余万件,其中就包括了大量专特供酒和高端品牌白酒。这些假酒背后藏着怎样的骗局和猫腻?
暗藏玄机:低档散酒作坊灌装,可劲儿增加“特权”效应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市场上包装内藏“玄机”,通常用作高档宴请和送礼的专特供酒,竟是在小作坊里灌装而成。
警方查获的各类假冒专特供酒。(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供图)
北京警方近期打掉的一个制售假酒团伙中,嫌疑人从外省购买包材,躲在北京某郊区乡村一处偏远的自建房里实施制假。据介绍,团伙造假的流程十分简单,使用灌装机、激光打标机、打码机和封箱机等就能完成。这些销售时卖到上千元的所谓专特供酒,灌装的只是每斤20元左右的散酒。
“为了让假酒喝上去不那么‘假’,制假团伙还会在灌装过程中‘勾兑’一定比例同一香型的低价酒。”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食药支队副支队长王安说,对以往打击的案件梳理发现,为了提升专特供酒的可信度,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北京寄递物流发达和特殊区位的特点,将在外省市灌装而成的专特供酒,先寄往北京“中转”一道,再由北京集中发往外地,营造产品来自首都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