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赔偿不应完全由财政买单
国家赔偿法自实施以来,一直因门槛高、标准低、范围窄、程序乱而饱受诟病,甚至被戏谑为“国家不赔法”。2010年国家赔偿法修改后,才将精神损害赔偿列入其中,规定致人精神损害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国家赔偿法明确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关国家赔偿后追责、追偿的法律法规过于原则,存在着较大疏漏,实践中难以操作。应尽快出台国家赔偿追偿、追责的司法解释,对追责追偿的主体、权利义务、程序等予以明确规定,在立法上对追责追偿作出必要的规定和要求。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自2019年5月15日起,赔偿金标准提升为每日315.94元。这一公告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国家赔偿金的热议,而对国家赔偿后引发的追偿与追责,似乎并没有太多人关注。
对于国家赔偿追偿追责,国家赔偿法有相关规定。“但在法律实务中,大多错案的办案人员既没有被追责,也没有被追偿,即使案件在舆论中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力,赔偿义务机关也只是象征性地处理当事人,且往往是以内部行政纪律处分为主。”采访中,有专家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赔偿和追偿追责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2018年4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甘肃省天水市召开了国家赔偿追偿、追责问题调研座谈会,就《国家赔偿追偿、追责工作的意见(讨论稿)》征集省、市相关部门意见、建议。
国家赔偿新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于5月15日下发通知,公布了自2019年5月15日起作出的国家赔偿决定涉及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赔偿金标准为每日315.9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