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印度洋海啸15周年:约30万人罹难 50万人无家可归(3)

印度洋海啸15周年:约30万人罹难 50万人无家可归(3)
2019-12-27 17:05:30 新浪财经

“海啸比地震所造成的房屋倒塌侵害还要严重的多,房屋倒塌仍留有缝隙,人尚且可以呼吸,但海啸的发生就在几分钟内,根本来不及躲。”

全球地震海啸灾害多发吗?

全球9级和9级以上的大震是不多的,自1833年到2011年这170多年来约共发生过12次。9级和9级以上的地震属于巨形大震,因它的震源断层面积和错动幅度特别大,即震源形体特大,还具有成群出现的特征。

1837-1877年的40年中发生了5次9级和9级以上的大震,随后间隔了75年,在1952-1964年这12年中又发生了4次巨形大震,随后又间隔了40年,于2004年在印尼苏门答腊发生了9.3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发生了9级地震,损失惨烈。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划分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的等级。

单位是“里氏”,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

释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级也越大。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

是不是所有大地震都会引发海啸?

这可不一定。陈颙院士告诉记者,由地震引发的海啸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深水、大地震和由深变浅的海岸地形。

印度洋海啸15周年

印度洋海啸15周年

日本几次主要地震引发的海啸灾害,多数海啸来源于太平洋一侧。譬如著名的“明治海啸(1896)”“昭和海啸(1993)”

达尔文还曾在他的探险日记中记载了1835年智利大地震产生的海啸,他感慨道:“人类无数时间和劳动所建树的成绩,只在一分钟内就被毁灭了。”

海啸来了,该怎么办?

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地震波与海啸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正好有利于人们预防。

如果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

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做好防海啸的准备。

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千米远的地方。

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都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印度洋海啸15周年

印度洋海啸15周年

“中国的近海,譬如渤海的平均深度约为20米、黄海的平均深度约为40米、东海约为340米,它们的深度都不大,只有南海的平均深度为1200米。因此,我国大部分海域地震产生本地海啸的可能性比较小,只有在南海和东海的个别地方发生特大地震,才有可能产生海啸。”陈颙院士说。

但不能因为可能性较小,就疏于防范。

我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达。

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

印度洋海啸15周年

印度洋海啸15周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