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海啸15周年
原标题:15年前的今天,一场载入史册的灾难来了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1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造成印度洋沿岸国家公众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近30万人罹难,50多万人无家可归。其破坏程度之大、影响范围之广都为人类历史上所罕见。
海啸发生后,英国媒体有这样一则报道。
在海啸袭向泰国普吉岛的一个海滩前,跟爸爸妈妈来此游玩的英国一位年仅10岁的女孩蒂莉·史密斯,敏锐地发现远处海水突然不平静起来,海水开始出现泡沫,水流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退后。
凭借自己在地理课上所学的有关海啸将发生的知识,蒂莉迅速辨识出海啸即将到来的迹象,让父母提前发出警报疏散了海滩上的游客,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演绎了一段传奇故事。
印度洋海啸15周年
15年过去,你对地震海啸的知识了解多少?
海啸来袭该如何应对?
今天,有请中科院院士、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陈颙,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丁志峰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主任张晓东研究员三位专家给我们讲讲地震和海啸那些事儿——
15年前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是由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或海底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变化所产生的具有超大波长和周期的大洋行波。
地震海啸是海洋中发生地震时,海底突然发生很大的垂直运动,造成整个海水急剧抬升,并向外传播,于是产生海啸。
印度洋海啸15周年
海啸可以传播很远,一般可传播数千千米而能量衰减很少,因此可能造成数千千米之遥的地方也遭受海啸灾害。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近海是印度—澳洲板块和亚洲板块碰撞的地方。
地震发生时,长期积累的弹性能量瞬间释放了出来,其中一个板块急剧地逆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上,上千千米长、几百千米宽、几千米深的海水瞬间被抬高了几米,然后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这就是印度洋海啸产生的过程。
印度洋海啸15周年
“印尼地震的震中为无人居住的海洋,地震本身造成的伤亡不大多。但地震产生的海啸袭击了几百、几千米外不设防的人口密集的海岸带,故灾害严重。”陈颙院士说,这次由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随之波及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孟加拉、缅甸、马尔代夫等国,进而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美国地质调局Geist模型计算得到的海啸传播时间统计数据显示,印尼地震产生的海啸波传到斯里兰卡和印度只需2-3小时,这与喷气式飞机的速度一样快。
印度洋海啸15周年
“往水里扔小石头,水面就会产生波纹。波长越长,意味着参与运动的海水越多,波长越短,就只有海水表面薄薄一层水参与了海浪的运动。”陈颙院士介绍,当时的Jason 1号测高卫星在地震后2小时沿129轨道由南向北穿过印度洋,接近印度的Bengal湾,这时海啸波正好在印度洋上传播,测得印度洋面波长竟达到约500公里,“要知道,地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距离不过10公里左右,这样造成的冲击力是巨大的。”
“海岸边就好像被全部清空了一样,剩下光秃秃的地面。”曾参与过印尼地震救援的张晓东回忆到,海啸发生后,巨大海浪袭击城镇,瞬间摧毁房屋,一度把残骸往岸上冲了有3、4公里远。
印度洋海啸15周年
“海啸比地震所造成的房屋倒塌侵害还要严重的多,房屋倒塌仍留有缝隙,人尚且可以呼吸,但海啸的发生就在几分钟内,根本来不及躲。”
全球地震海啸灾害多发吗?
全球9级和9级以上的大震是不多的,自1833年到2011年这170多年来约共发生过12次。9级和9级以上的地震属于巨形大震,因它的震源断层面积和错动幅度特别大,即震源形体特大,还具有成群出现的特征。
1837-1877年的40年中发生了5次9级和9级以上的大震,随后间隔了75年,在1952-1964年这12年中又发生了4次巨形大震,随后又间隔了40年,于2004年在印尼苏门答腊发生了9.3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发生了9级地震,损失惨烈。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划分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的等级。
单位是“里氏”,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
释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级也越大。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
是不是所有大地震都会引发海啸?
这可不一定。陈颙院士告诉记者,由地震引发的海啸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深水、大地震和由深变浅的海岸地形。
印度洋海啸15周年
日本几次主要地震引发的海啸灾害,多数海啸来源于太平洋一侧。譬如著名的“明治海啸(1896)”“昭和海啸(1993)”
达尔文还曾在他的探险日记中记载了1835年智利大地震产生的海啸,他感慨道:“人类无数时间和劳动所建树的成绩,只在一分钟内就被毁灭了。”
海啸来了,该怎么办?
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地震波与海啸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正好有利于人们预防。
如果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
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做好防海啸的准备。
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千米远的地方。
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都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印度洋海啸15周年
“中国的近海,譬如渤海的平均深度约为20米、黄海的平均深度约为40米、东海约为340米,它们的深度都不大,只有南海的平均深度为1200米。因此,我国大部分海域地震产生本地海啸的可能性比较小,只有在南海和东海的个别地方发生特大地震,才有可能产生海啸。”陈颙院士说。
但不能因为可能性较小,就疏于防范。
我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达。
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
印度洋海啸15周年
印度尼西亚地震海啸灾难如此严重,除了灾害本身破坏性大以外,对于海啸灾害的预防不足,公众灾害意识不强,也是造成这次灾害巨大的重要原因。所以平时多掌握一点防灾知识,关键时刻就可能挽救鲜活的生命。
丁志峰介绍,目前,中国地震局正与东盟国家合作,推进实施中国-东盟地震海啸监测预警系统项目;同时我国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建成了40多个地震台站,严阵以待实时监测着地震的一举一动。
陈颙院士表示,减轻海啸灾害主要有三个途径:海啸灾害的预测,早期预警和发生灾害后力争把灾害减到最小。
专家一致认为,开展经常性的防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科学素养,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才能有效防范灾害风险。
印度洋海啸15周年 15年前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1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造成印度洋沿岸国家公众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近30万人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