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叶嘉莹先生再捐款1711万给南开:唯诗词常驻我心(2)

叶嘉莹先生再捐款1711万给南开:唯诗词常驻我心(2)
2019-05-16 16:37:45 北京晚报

她曾经在接受北京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学舍不是住房,而是有点像古代的书院,是个教书、做研究的地方。从建成后的公开报道也可看出,学舍还开辟文史资料藏室,专门陈列叶嘉莹先生带回的大量宝贵文史资料,供研究者使用。

迦陵学舍以叶嘉莹先生的号定名,是一座四合院式的中式书院,位于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迦陵学舍东邻南开现存最古老建筑思源堂,西邻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的故居宁园,是继陈省身先生后,南开大学第二次为学术大家修建的“学舍”。

对于南开为修建迦陵学舍,叶嘉莹特意赋诗一首以表谢意:

结缘卅载在南开,

为有荷花唤我来。

修到马蹄湖畔住,

托身从此永无乖。

叶嘉莹先生再捐款1711万给南开:唯诗词常驻我心

叶嘉莹先生再捐款1711万给南开:唯诗词常驻我心

她说,诗中的“永无乖”包含了三重意愿:

其一表示她将长久以此为家,不再远离;其二是以湖中荷花的君子之德“自相惕励,永无乖违”;其三是对于继起青年学子的美好祝愿,因为“人虽可老,来者无穷,人生之意义与价值正是如此”。

这几年,叶嘉莹的生日都是在迦陵学舍过。

患难中,诗词给她力量

叶嘉莹一生坎坷, 1924年生于北京传统书香世家,读初中时抗战爆发,北平陷落,在后方工作的父亲失去联系。 读高中时母亲因开刀治病,死在回北京的火车上。

1941年至1945年,她就读于辅仁大学国文系,受业于诗词大师顾随先生,专供古典文学,这段求学经历激起她一生致力于古典文学的决心。

1948年结婚之后她随丈夫迁居台湾,又遭遇了白色恐怖。刚生下第一个女儿才四个月,丈夫就被怀疑“通共”而入狱。第二年在中学教书的她,连同不满周岁的女儿,跟校长和几位同事一道也被抓进了监狱。出来后寄居别人家中,只能打地铺。1976年,她的女儿女婿因车祸永远离开了她。

经历过种种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难,但叶嘉莹始终酷爱古典诗词。正是古诗词的力量帮她度过一次次难关。

从1982年出版《迦陵论词丛稿》,到2007年推出《迦陵说词讲稿》,叶嘉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

叶嘉莹先生再捐款1711万给南开:唯诗词常驻我心

叶嘉莹先生再捐款1711万给南开:唯诗词常驻我心

1993年,她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捐献出自己的一半退休金,约10万美元(当时合人民币90万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

叶嘉莹一直在从事一项浩繁的工程。 “我教书七十多年,历年的讲课、讲演的录音,有2000小时以上,如果在外国,听我这些中国话来整理,很不容易。”叶嘉莹告诉艺绽君,多年前她就把这些录音带陆续都搬进了南开大学,学生们一直帮助整理,她也忙着校对。

2016年3月25日,叶嘉莹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9年,将是叶嘉莹回国执教40周年。

“我不再追求世间私人的一切利益”

两次捐赠三千余万,但是叶嘉莹的生活却极度节俭,2018年,央视的一部纪录片曾讲述了叶先生的晚年生活。

九旬高龄的叶先生现在独自生活,十年前不小心滑倒后,才请了一位保姆,但也只负责白天做做饭和清洁。

她的境遇,令很多网友心疼,认为叶先生晚年孤苦。

但也有人反驳道:腹有诗书、精神充足,她永远不会孤独。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她对于生活的选择令人匪夷所思。但是她说,自己有诗词为伴,并不需要人陪。

“喜欢中华古典诗词,是我的天性。我一生一世没有过任何成为‘大家’的念头。一个人生到世界上,在社会中就应该为人类作出一些贡献。我从小就是读中华传统文化著作长大的,第一部开蒙的书,就是《论语》。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这是我所注重的真正美好的理想,不是为了个人。从读诗词之中,我跟古人的理想、感情、心性有一种接触和共鸣,这可以提升我的一切,所以我不在乎身外的苦难。”

叶嘉莹先生再捐款1711万给南开:唯诗词常驻我心

叶嘉莹先生再捐款1711万给南开:唯诗词常驻我心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