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电力“快车”助力湘西经济发展

2017-09-19 16:52:00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央广网长沙9月19日消息(记者傅蕾 通讯员熊之焰 贾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所辖8个县市中,7个为国家级贫困县,1个为省级贫困县,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地区及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十二五”以来,该公司累计投资18.95亿元,新(扩)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9座,输电线路168.5公里,新增变电容量37.45万千伏安;新(扩)建改造35千伏变电站17座,输电线路156.11公里,新增变电容量11.62万千伏安,各级电网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形成了220千伏、110千伏的主干供电网络,实现了各县级电网与国家电网主网相联,实现了供电能力充裕、电网结构合理、供电安全稳定、供用环境和谐。

农网改造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十一五”末,湘西州全州农网改造率仅为49.7%,963个村未进行农网改造,安全隐患极大,低电压问题突出,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便。

“十二五”以来,国网湘西供电公司在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和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牢固树立“湘西电力为湘西”的工作理念,全力推进农网改造。累计投入改造资金13.64亿元,完成1829个村的改造升级任务,改造率达到99.35%,新增线路6411.7公里、变电容量69.4万千伏安,农村供电网络趋于合理,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普遍得到提高,1538个村实现“同网同价”,建设新农村电气化县1个,每年为农村居民减轻负担5000万元以上。

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冰箱、电磁炉、电视这些以往的“摆设品”摇身变成了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农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为绿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素有“一两黄金一两茶”美誉之称的“黄金茶”出产于湘西保靖县。近年来,湘西结合武陵山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试点机遇,利用山地资源和独特气候条件发展茶叶产业,作为富民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因地制宜开展精准扶贫,做大做强茶叶产业。

因茶叶采制加工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需要经过杀青、揉捻、烘干、杀二青、提香等环节,每个环节必须做到环环相扣。过去,茶农制茶多采用烧柴手工加工的传统方式,其耗费的劳动量大,茶叶产量低,品质对火候的严苛要求制约着绿色富民产业的扩大发展。为了解决绿色产业的发展瓶颈,国网湘西供电公司积极推广以电代柴的方式,开展电力精准服务。保靖和古丈作为茶乡主产区,两县70家茶叶企业、112家茶叶产销合作社的茶叶加工全部实现了电能替代,7万多茶农中有80%实现了用电炒茶。茶叶加工的电能替代越来越受茶农所青睐,在脱贫致富的春风中,电能替代更是激活了茶乡产业发展建设的“一池春水”。

近年来,国网湘西供电公司围绕建设美丽湘西的总部署,积极倡导“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柴电从远方来”的能源消费新模式,在湘西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8月25日,湘西州首座公交车充电站接电成功,16个120千瓦交直流一体式充电桩已全部顺利通电,州内各企业燃煤锅炉逐渐被取代,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更加节能、清洁的能源,现累计实现替代电量2.7亿千瓦时,节约经济成本3100万元以上,为美丽湘西的发展建设注入“绿色”清洁能源。

助力对口扶贫村实现脱贫

湘西州永顺县对山乡青龙村和新龙村是湘西供电公司的对口扶贫村,这里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作为国家级贫困村,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2015年2月,国网湘西供电公司扶贫工作组进驻,也为这里的群众带来了脱贫的希望。

工作组详细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科学制订了帮扶方案,对有发展产业能力的贫困户,扶持其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对缺生产技术和就业技能的贫困户,通过开展“雨露计划”等培训帮助其掌握相关技能;对纯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和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全部采取政府托底保障,给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扶持。结合调研摸底情况,扶贫工作组加大争资上项力度,着力解决水、电、路、房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改、住建、水利等州县部门的支持,累计到位项目资金590多万元。

目前,青龙村、新龙村已实现102户248人按期脱贫,2017年新龙村计划实现整村脱贫,2018年全面完成青龙村脱贫目标任务。

2017年是“十三五”的关键之年,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这是又一次推动湘西州农村电网改造步伐、落实精准扶贫举措的极好契机。

回望湘西大山中新架起的座座铁塔和丝丝银线,电路铺就了一条幸福“天路”,让“美丽湘西”插上翅膀走出山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湘西走进湘西,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沉甸甸的果实,成就湘西人民的小小梦想,汇聚成大大的中国梦。

关键词:海南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