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环保大考”引领淮安绿色发展

2017-09-08 08:12:05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中央环保督察

江苏整改进行时

“自从楼下几家饭店装了专门的排烟道和油烟净化装置后,我们敢开窗户了,晚上还能到广场上跳舞, ‘幸福广场’真幸福了!”9月初,记者在淮安采访时,洪泽区幸福广场小区居民说。

自中央环保督察以来,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严格履行生态环保党政主体责任,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借助这场“环保大考”,全力推进各项督察事项的落实,直面问题,动真碰硬,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身边环境的变化。

全面部署 高位推进

据了解,《淮安市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成立环保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责任追究组和整改督导组,全面负责整改工作。对照整改方案和具体问题整改措施清单,记录挂账、督办落实、办结销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一线督办,狠抓整改落实,层层压力之下,各级领导履职意识空前增强。“督察之后,我们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干工作一定要多想想环保。”涟水县政府主要领导说。

去年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江苏以来,淮安共收到群众信访举报案件85起。目前,85起环境信访问题已办结销号79起,需要实施长效管理的1起,需要继续整改的5起,整改完成率达94.1%,反馈的重点环境问题已落实长效举措。

立查立改 取信于民

“企业关停,老板被刑事拘留,还处分了8个人。”这则关于涟水县绿源铝塑再生有限公司的消息,去年在淮安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绿源铝塑是当地一家有名的乡镇企业,曾因擅自改变产品和生产工艺,生产中有异味排放,被两次责令停产整治。去年7月,该企业被依法依规采取“断水断电、拆除设备、清除原料、恢复原貌”等措施,成为淮安接到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群众信访举报件后,首个“不护短、不怕丑”,动真碰硬严厉查处的事件,起到了很好的威慑作用。

据统计,自中央环保督察以来,淮安共关闭企业383家,其中畜禽养殖243家、化工企业29家;整治各类企业1766家,其中化工企业115家、畜禽养殖1554家;压缩围网养殖面积7900亩;实施垃圾治理项目100个;省下达的4条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完成工程量的27%;疏浚河道199条,村庄河塘961面;实施VOCs整治121家;关停整治锅炉206台;排查环境隐患356个,已治理完成321个,实施处罚决定223件。

强化监管 完善机制

借助环保大考,淮安立足长效,力求从全局上谋划,为绿色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据了解,淮安在全省率先以新指标颁布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明确“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六大领域九项任务35个考核指标,拟组织实施62项重点工程项目。力争到2020年,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显著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污染排放总量显著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努力建设“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好、政府廉洁高效、人民幸福安康、城乡安全整洁、群众满意度高”的美丽淮安。强化环境执法监管,落实“双随机”抽查制度,实行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的高效联动,落实差别化环境价格政策,被评为黑色等级或连续两次被评为红色等级的企业,企业排污费在现行基础上加收1元/立方米。

淮安市“263”办专职副主任王成明告诉记者,本着立足全面改善,完善长效机制的原则,淮安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来巩固提升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效果,今年将实施项目229个,总投资151亿元,完成减煤21万吨,关停化工企业35家、转移2家、升级14家,完成34条河道生态清淤,配套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的小区达到10%,完成19条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压缩网围养殖1万亩,对113个项目实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全程控制,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优良天数明显增多,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整治,优于III类水的河道数量有所增加。 本报记者 吕 妍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