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9月2日电 (记者江南)在浙江丽水龙泉生态产业园内,浙江国镜药业迁建项目主体已经完工,年产5亿瓶大容量注射液的生产线年内即将投产。“生产大容量注射液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总经理牟春雷算了笔账,这里水质优良,水净化成本节约了一半;空气质量好,空气处理成本能降15%。好水、好空气就能带来真金白银的收益。
多年来,作为国家生态示范区,丽水市以浙江省委提出的面向未来发展的8项举措为指引,勇当绿色发展的探路者、模范生。
“不能为了铜娃娃,丢掉金饭碗。”2008年,丽水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第一个地级市《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20)》,近10年来,历任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根据规划,丽水95.8%的市域面积都划入自然生态红线区、生态功能保障区和农产品环境保障区。近3年来,被拒之门外的高污染、高排放项目有170多个。目前丽水森林覆盖率80.79%,居全国第二,市区空气优良率超过95%。今年,丽水境内将全面消除劣Ⅴ类水。
“吃生态饭,打生态牌,干生态活”,丽水认准农旅融合这把“金钥匙”,打开了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从“小打小闹”卖土产山货,到做大做强“丽水山耕”区域品牌。
莲都区塔下村种植户刘祖平近来很自豪,他种的白枇杷每斤卖到30元,比前两年翻一番,枇杷还在树上就被预订了;丽水百味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陈小方没想到,合作社2.5万公斤大米,每公斤18元的高价还是被一抢而空……这些农产品都得益于“丽水山耕”品牌的创建和推广。2014年,丽水推出全国首个地级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像“母鸡带小鸡”一样,聚拢520多个生态农产品,累计销售额49.2亿元。加盟“丽水山耕”,给农产品带来33%的平均溢价率。
从单门独户搞农家乐,到转型提升“丽水山居”整体形象。
地处偏远的龙泉宝溪乡,治水后一溪清流重现,吸引了多位建筑大师来此创作,建成15座造型独特的“竹屋”。做足“国际竹建筑文创村落”特色,乡里去年办起50多家精品民宿。原本房败墙颓的莲都区下南山村,村民搬迁后留下42栋古民居,经整体修缮保护,打造“精品民宿+文创基地”新业态。民宿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环境改善、农民增收。去年,丽水民宿营收23.3亿元,同比增长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