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环保大考”引领淮安绿色发展

2017-09-08 08:12:05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强化监管 完善机制

借助环保大考,淮安立足长效,力求从全局上谋划,为绿色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据了解,淮安在全省率先以新指标颁布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明确“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六大领域九项任务35个考核指标,拟组织实施62项重点工程项目。力争到2020年,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显著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污染排放总量显著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努力建设“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好、政府廉洁高效、人民幸福安康、城乡安全整洁、群众满意度高”的美丽淮安。强化环境执法监管,落实“双随机”抽查制度,实行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的高效联动,落实差别化环境价格政策,被评为黑色等级或连续两次被评为红色等级的企业,企业排污费在现行基础上加收1元/立方米。

淮安市“263”办专职副主任王成明告诉记者,本着立足全面改善,完善长效机制的原则,淮安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来巩固提升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效果,今年将实施项目229个,总投资151亿元,完成减煤21万吨,关停化工企业35家、转移2家、升级14家,完成34条河道生态清淤,配套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的小区达到10%,完成19条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压缩网围养殖1万亩,对113个项目实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全程控制,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优良天数明显增多,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整治,优于III类水的河道数量有所增加。 本报记者 吕 妍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