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江中集团:从“白送都没人要”到中医药“航母”

2017-09-07 18:01:46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央广网南昌9月7日消息(记者谢元森)有这么一家中药制造企业,工厂“隐藏”在深山之中,车间里实现“无人操作”,生产的健胃消食片占据全国80%的市场份额,如今已经是重要制药行业的一座“航母”,它就是江中集团。但很多人不知道,江中集团起源于一家濒临倒闭“白送都没人要”的校办企业,正是因为30年的改革奋进,不断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才发展成为集医药制造、保健品、功能食品等产品于一体的中医药龙头企业。

筚路蓝缕 砥砺奋进

江西中医学院制药厂始建于1969年,当时定位主要是为学院的教学实践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后来,药厂逐年亏损,渐渐成为学院的负担,甚至不堪重负。学院党委研究后决定,将药厂“送”给江西省医药总公司。可几经协商医药总公司都不同意接收,药厂送不出去。1984年,邓小平的改革春风已经从农村刮到了城市。10月份江西中医学院党委决定解放思想,准备用改革的方法解决药厂的困难,在校内通过竞选产生厂长,实行厂长承包责任制。

现任江中集团董事长的钟虹光就是此次竞选的胜出者,由江西中医学院党委聘任为江西中医学院制药厂的厂长,1985年1月1日走马上任,时年27岁,之前为江西中医学院的助教。药厂由他进行组阁、承包经营。钟虹光上任后,任命他的同班同学易敏之为第一副厂长(现任江中集团总经理),把江西中医学院制药厂更名为江中制药厂,并申请了“江中”牌商标。江中制药厂1985年实现利润200万元,远超利润指标,但是他们放弃了现金奖励。1986年实现利润400万元,1987年实现利润800万元。

1993年,江中制药厂斥资3000万元在北京建立了药物研究所。这在当时,可能是唯一一家在北京建立研究机构的外地企业。又斥资3000万元在南昌市湾里区购买了3000亩工业用地(即现在的江中药谷)。

2004年,江西省政府决定把江中集团列入省属集团公司,由江西省国资委监督管理。2010年,江中集团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改制后,集团仍为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管理团队持有21%股权。

如今,江中集团的企业规模已达到40多亿,企业品牌价值更是高达92.78亿元,中药制造已跻身行业前五强。经营范围覆盖了中药非处方药(如草珊瑚含片、江中健胃消食片等)、中药保健食品(如参灵草、初元等)和中医食疗产品(如猴姑饼干、蓝枸饮料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等全产业链。

智能制造 追求极致

江中药谷是江中集团的制造基地,有固体药物制造车间和液体药物制造车间。走进江中药谷的生产车间,我们既看不到忙碌的工人身影,也闻不到传统中药的刺激性味道。据介绍,液体药物制造车间于2012年建成,是全自动无人生产线。这个车间没有工人,只有上百个机械手;这个车间无人搬运,由智能运输小车穿梭运输。2016年6月被国家工信委授予“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

车间主任介绍,江中的生产工艺要求十分严格。参灵草口服液是江中集团生产制造的保健食品。为了不添加防腐剂,采用灌装密封后再高温灭菌的工艺;为了隔绝光线,选择无缝金属瓶、金属盖灌装;为了隔绝氧气,采取充氮灌装法;为了不含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除采取特殊制造工艺外,每批产品都送到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瑞士SGS)检测,合格后出厂。

江中集团及其子公司目前已获得发明专利336件,外观设计专利164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国外专利2件。目前有发明专利33件,外观设计专利24件在审。如此苛刻工艺和严格要求,这么多的科技创新专利,只是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在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工业论坛上,江中集团被评为“中国工匠精神标杆制药企业”。

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

走进江中药谷,感受到的是绿色、宁静和自然。江中药谷占地3000亩。大门是花岗岩建成,半圆弧形,周长147米、高9米,上面是巨型浮雕,有68位中医药祖先镌刻在大门上,图文并茂,是一部中医药发展简史。

进入大门后要行走一公里才能到达车间,而这一公里的道路两旁是水面,生产线上排出的污水经处理后又用作水景,水面上经常有野鸭、水鸟游弋。车间外就是山坡,山坡里面才是现代化的车间。在江中药谷有许多野生动物,如野兔、松鼠、黄鼠狼、麂子、獐子等,它们是这里的“土著居民”。在药谷的山间建有许多为野生动物避寒用的小茅屋。建造在森林里的车间,空气清新、地面干净,为制药提供了最佳环境,形成了自然生态与现代工业的完美结合。为此,江中药谷被评为“中国最美工厂”。

目前江中集团正在建设位于江西省共青城的江中食疗产品制造基地,该基地占地2000亩,内有耕地500亩。在规划时保留了原有耕地,建成后一面是最现代的制造车间,一面是年年要种早稻、晚稻、油菜的耕地,践行了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的理念。

关键词:江西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