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将科技创新融入项目建设(4)

施工时,项目方面临着高温天气里水泥的裂缝控制难度大、当地缺乏超高泵送设备与经验等难题。得益于中国近年来超高层建造行业的瓶颈突破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这些建筑难题被一一攻克。“中国企业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先进的科技手段,这一项目累计安全生产达2000万工时,令人赞叹。”该项目马来西亚方安全官丹尼斯说。

清洁能源“点亮”生活

本报记者程是颉

“小时候村里没有电,我不得不在天黑前赶完自己的作业,然后迎接熬人的漫长黑夜。”海德尔是一名年轻的巴基斯坦电气工程师,作为卡洛特水电站库区移民中的一员,他曾经每天都在企盼着水电站能够尽早投入使用。

巴基斯坦一直面临着能源短缺的挑战。虽然当地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但北部地区包括险峻山脉在内的复杂自然环境,使得基础设施开发一直进展缓慢。近年来,随着巴基斯坦与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这一局面逐渐得到改善。

卡洛特水电站位于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55公里的吉拉姆河畔,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三峡集团)投资建设,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也是丝路基金成立后的“首单”投资。

卡洛特水电站建成后装机容量72万千瓦,水库总库容约1.5亿立方米,平均年发电量约32亿千瓦时。在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创新性地采用清洁能源技术和全产业链的系统集成服务是一大亮点。

“以拦河大坝为例,作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其总填筑方量约为429万立方米,如何节能环保地获取如此大方量的填筑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三峡集团卡洛特项目综合部主任李杰介绍,通过一系列软岩筑坝的试验分析后,项目建设团队创造性地提出,将溢洪道开挖料中分离出的部分砂岩作为大坝填筑料,有效利用开挖料弃渣,减少了开采、运输耗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