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将科技创新融入项目建设(3)

超高层建造技术打造新地标

本报记者刘慧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市中心,一座耀眼夺目的摩天大楼高耸入云。

这是马来西亚的标志性建筑——吉隆坡标志塔。这座集金融、商务、购物、办公于一体的多功能写字楼,由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建八局)承建,建筑高度为452米,是马来西亚最高的建筑之一。

15万立方米混凝土、32万平方米模板、3.3万吨钢筋、2.2万吨钢结构、59部电梯;结构形式为筏板基础,主楼地下部分为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地上部分为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工程量巨大、建筑结构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是摆在中国建设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中国建设者迎难而上——27天完成3200吨大底板钢筋绑扎、53天完成2800吨塔冠结构施工、主体结构平均3天一层、工期仅31个月。项目开发商印度尼西亚穆利亚集团现场代表科里评价道,项目的建设速度“不可思议”。

中国速度的背后,中国技术功不可没。

中国建筑马来西亚吉隆坡标志塔项目经理曹鹏介绍,为提高施工速度,同时确保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中建八局利用建筑信息模型、云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提前在中国对钢构件进行三维扫描,然后利用虚拟现实、4D施工模拟等技术,在电脑上将构件进行虚拟预拼装,待实物运抵马来西亚后,参照虚拟预拼装开展施工。

吉隆坡标志塔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施工期间,为了保证城市景观不受影响,施工电梯全部被置于核心筒内,超高层垂直运输完全利用筒内施工电梯与正式电梯辅助转换,标志塔因此成为当地第一例施工过程中塔楼外立面无任何施工设备、无任何后做结构的超高层建筑。

为满足快速施工需要,项目部从国内引进了自研物料顶升平台液压爬模架,与国外多卡爬模体系结合使用,实现了爬模分段流水施工等关键技术突破,最大程度优化了机械和人工效率,为核心筒结构3天一层的施工速度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仅仅历时20个月,项目部就完成了核心筒结构施工。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