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莫斯科地铁点亮中国红(3)

邀请当地工程师讲解,与当地标杆同行企业交流,建立规范和标准索引平台……项目团队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在这里我感受到中国企业理念独树一帜。”项目设计事业部俄方设计经理齐比诺克表示,团队要求设计人员经常去施工现场,了解项目进展,及时发现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并与物资、工程预算部门充分沟通,统筹推进施工工作。拥有30多年地铁施工经验的项目俄方总工程师瓦季姆·希茨科也对中方团队快速理顺俄罗斯地铁设计、施工、验收标准表示赞赏。

项目负责人薛立强介绍,针对两国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差异,项目团队编写了中国企业首部中俄双语地铁施工专业手册,探索出兼具中俄特色的地铁建造技术,为中企今后在欧洲开展相关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打造“中俄友谊的新地标”

“中国祥云是怎样飘进莫斯科的?”今年7月,一段小视频在中俄两国媒体平台共创造6000余万次点击量,引发两国网友广泛关注。这是中企举办的莫斯科地铁项目海外“云开放日”活动中的一个片段。视频中,跟随讲解员的镜头,一座具有浓郁中国风的莫斯科地铁站映入眼帘。

祥云、团寿、中国红……步入米丘林大街站,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引人瞩目。在莫斯科,地铁站不仅是交通枢纽,更因设计精美享誉世界,被称为“艺术宫殿”。项目团队在延续俄罗斯车站传统建筑形式基础上,融入中国审美理念,车站的站台柱、照明工具、吊顶等设计均取自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米丘林大街站受到当地设计管理机构和业内专家的充分认可,被中俄两国媒体称为“中俄友谊的新地标”。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地铁就成为两国友谊的见证。1956年,中国邀请苏联专家指导规划了新中国的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60多年后,中国企业第一次来到莫斯科实施地铁项目。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