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从2013年1月23日时任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出动议,到2019年1月29日修改后的“脱欧”协议将再度闯关议会,可谓一波三折。从最初的激情澎湃,到如今的尽显疲态,英国“脱欧”进程看似正陷入僵局。倘若无法取得突破,“硬脱欧”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回顾漫长的“脱欧”进程,前首相卡梅伦当然是始作俑者。然而,目前英国在“脱欧”进程中所遭遇的困境,是多种力量和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某种程度上,也是这个国家在社会文化方面长期以来存在的政治悖论的反映。
把欧盟既看作伙伴又看作威胁
首先,“脱欧”困境反映了多元文化下何谓“英国性”的悖论。一方面,随着左翼社会力量的壮大,多元文化主义逐渐成为英国公共话语空间的“政治正确”;但另一方面,多元文化导致原有的“英国性”不断被稀释,由此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身份认同焦虑。在极右翼团体和政党等多年的推波助澜下,族群差异被刻意放大,族群矛盾被刻意激化。反多元文化与反移民密不可分,其支持人群有很大比例的重合。
就“脱欧”来说,正是此前右翼势力对东欧、东南欧移民挤占英国就业岗位的夸大宣传,积累了非技术岗位的中下层英国劳动人口对欧盟的敌视。当主流媒体、政治力量对这类关切做出回应时,不仅未能释放不满,反而给这种排外的声音提供了宣传平台。当带有导向性的数据被不加分辨地引用和转载时,带有情绪化和种族主义性质的排外声音就愈发响亮。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英国官方话语一直是拥抱多元文化、欢迎并认可移民的贡献,但结果却是导致了排外情绪的反弹,而这种情绪是英国举行“脱欧”公投的重要民意基础。可以说,正是多元文化下的“英国性”悖论,构成英国“脱欧”的内在驱动力。
英国媒体30日以消息人士为来源报道,保守党和工党资深议员正在联手计划推迟英国脱离欧洲联盟的预定日期,以避免首相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遭否决后触发“无协议脱欧”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10日宣布,将推迟在议会下院投票表决“脱欧”协议并将就协议内容继续与欧洲联盟磋商。 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晚些时候重申,“脱欧”协议已经敲定,欧盟不会与英国重新谈判
人民网东京1月24日电 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日本索尼公司22日发布消息称,将于3月29日把索尼在欧洲的总部从英国转移到荷兰。分析认为,将转移时间定在这一天,也是瞄准了英国脱欧的时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