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相反,正如我们此前研究所述,2017年以来鹰派加息发挥了“微手术”效应,修复市场结构性扭曲,夯实宏观复苏的微观基础。得益于此,这一阶段的通胀预期先经历了短期下滑,挤出货币幻觉的水分,此后在实体经济复苏的驱动下,呈现稳健上行趋势,并伴随着工人薪酬、企业福利支出和居民收入的提速增长。因此,本轮美国通胀的回暖表明,作为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引领者,美国经济在告别货币幻觉后,增长动能和市场信心不弱反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真实性进一步凸显。
美国通胀是催化器,催生全球新一轮通胀周期。宏观变化既反映趋势,又有可能塑造趋势。宏观变化的强弱,不在于一时之冲击,而在于后续之反馈。如果产生负向反馈,那么看似剧烈的宏观变化终将消散无痕。如果产生正向反馈,那么状若微澜的宏观变化也将大兴风浪,最终发展为新的宏观趋势。
展望未来,以本轮美国通胀上行为起点,全球通胀的双重正向反馈循环正在形成。学术研究显示,通胀上行会侵蚀实际劳动所得、降低货币购买力,而中低收入阶层主要依靠劳动所得,财富结构中以货币储蓄为主,受到通胀打击更大,高收入阶层主要依靠资本利得,财富结构中以资产(股票、房地产等)为主,抗通胀能力更强。因此,在危机十年之后、全球民粹主义高涨之际,美国通胀上行将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助长民粹势力崛起,进而强化国家单边主义行为。
受此驱动,一方面,贸易战冲动加剧,导致进口消费品价格骤升,对贸易战双方形成输入型通胀;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冲突恶化,尤其是中东地区的博弈风险此起彼伏,将持续推高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对资源进口国输入通胀。接下来,上述两种输入型通胀的跨国传染,将在全球范围形成“通胀输入—民粹崛起—单边主义加剧—通胀输出”的正向循环。这将与全球真实普遍复苏的基本面叠加共振,推动通胀提速上行,进而开启新一轮全球通胀周期。
新华社喀土穆2月11日电(记者马意翀)苏丹中央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苏丹通货膨胀率降至43.45%,远低于去年12月的72.98%。这是该国通胀率连续多月攀升后首次下降
2018年,我国物价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CPI总体温和上涨,全年同比上涨2.1%,低于年初提出的调控目标。PPI全年同比上涨3.5%,涨幅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