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中国梦365个故事 > 正文

[中国梦实践者]为了华灯璀璨——记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华灯班

2018-08-08 18:33:15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平台停稳后,一位检修人员麻利地爬上华灯顶部,熟练地拧松灯罩底部的螺丝,轻轻卸下灯罩。站在旁边的另一位检修人员立刻递上一只干净的备用灯罩,华灯顶部的检修人员迅速把干净的灯罩重新装好,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华灯班副班长宋晓龙告诉记者,目前正在使用的是第四代华灯检修车,全部采用液压装置,能自由升降、平移,平台也宽敞多了。作业车上配备高压水枪、气枪,不用卸下灯罩就能直接在平台上冲洗,水也可以循环利用,既干净又节能。一代代检修车,都是华灯班成员们根据经验自己设计的,全世界仅此一辆。

孟庆水一路见证了技术的进步:“最早清扫检修时,用碗口粗、10多米长的杉篙搭成架子,上面铺上木板。光搭架子就得半个多小时,人站在上面晃晃悠悠的,清洗一基华灯,需挪动三四次架子。每挪动一次,工人们就要先下来,然后再爬上去。常常是一上午才能洗完一基。而且,过去没有安全帽,大家是戴着草帽修灯;也没有专用的检修车,第一代华灯车是解放车改装的,灯球摘下来也是放在大竹筐里。”

“现在清洗一基华灯,最快15分钟就可以完成,过去想都不敢想。”在孟庆水看来,现在很多工作虽然可以用电脑操控,但升降车、拆卸灯泡等仍是个技术活,检修清理华灯工作最重要的还是团队协作。

现在的华灯班共有29人,平均年龄26岁,最小的22岁。在看似简单的清扫工作中,华灯班每个人必须严格按照交通指挥疏导、华灯车操控、灯球拆卸、灯球清洗和检修作业等6个步骤37个环节精准完成。

“这么多年来,华灯在一点点变化,我们的工作也跟着变化,一切都在变,而且变得越来越好。”与华灯相伴几十年的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华灯班成员韩连贵不禁感叹。

关键词:照明华灯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