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造”需大企业引领
“上世纪90年代,我读大学期间,需要乘坐拥挤的‘绿皮车’,历时36个小时,从北京回到2000公里外的家乡。那时,我最希望的就是火车能再快点、再舒服点。”梁晓晖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中车的发展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企业责任理念:将社会的发展需求和相关方的期望与企业产品和服务密切结合并深度整合的企业,必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可持续的生命力。”
梁晓晖说,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按照社会的需求重塑了自身,同时也沿着自己的模式改变了社会,从而使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成为“新社会”的构成部分,甚至是“新时代”的代表符号。
“这次唐车行,一是荣幸,二是震撼。”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资深经理程华说。
程华借用企业文化的术语结构(布魂、布局、布道、布法、布典、布标)审视中车的社会责任,认为“中车确实亮点多多”。他说,中车讲究“布魂”,有自己的责任观,责任理念是“连接世界,造福人类”,有中车特色,即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中车有自己的战略规划和责任管理,有责任培训和责任实践。而在“布典”方面,中车有自己的责任案例,比如农村污水治理。此外,中车还有自己的责任指标、考核评价体系。
受益的不仅仅是铁路和乘客。作为一家轨道装备制造企业,中国中车也开始做污水处理。周军年介绍,中车唐山公司2016年中标了泉州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多元化业务稳步推进”。
拓展业务靠的是技术积累。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中国中车研发的铁路集便器、铁路机车卫生间、大型建筑的真空排水系统、污物地面接收装置、移动卫生间、脱硫除尘一体化设备等环保产品,已开始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
前不久,中国中车2016年科研计划重大专项“村镇分散污水治理用系列净化槽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项目”方案通过专家评审。今年初,中车山东公司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政府还敲定了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包括乡镇供排水、乡镇污水、管网维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七个子项目,总投资5.8亿元。
“中车为什么能走到今天?因为有引进、消化、吸引、再制造的成功经验,也有良好的工业基础,除了这些硬件外,还有软实力,包括责任制造、绿色智能理念等等,核心是创新。”考察中,工信部政策法规司副巡视员、工经联智库负责任制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秀明表示,下一步,中车在供应链管理上也应更好地承担起大企业的责任,把责任体系、标准体系落实到上万家配套企业中,通过大企业引领,打造责任供应链,对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