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防疫,前提是有法可依。这是对一座城市法律法规体系是否完善的一次全身"体检",鞭策深圳查缺补漏,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2月26日召开的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吹响了全力推进法治示范城市建设的号角,并再次强调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地方立法,突出务实管用,从源头上防范和消除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源头被指与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有关。最新消息显示,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已经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纳入今年的立法计划,并于2月25日公布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该《征求意见稿》一方面在全国率先贯彻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精神,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同时尝试创新可食用动物的"白名单"。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法治营商环境研究院执行院长滕宏庆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立法突破,也是深圳用好用足特区立法权的体现。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危机中能否遵循法治是衡量一个城市法治成熟度的关键。深圳通过这段时期的严格依法防疫,彰显了城市法治的深度和宽度。"滕宏庆说,法律服务组坚持对重大防疫决策合法性进行校验,人大、政府、司法机构等主动或联动出台系列指引明确和纾解疫情衍生的法律问题,律协、公证、仲裁等专业组织敢于担当法律职业角色,慈善、救援、义工等社会团体与社区街道基层社会组织共同响应治理,市民遵守特殊时期特殊义务等等,都证明了深圳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法治示范城市的水平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