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3月1日电题:大决战的状态倒计时的节奏——广西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线作战”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念、王军伟、何伟
惊蛰将至,草木萌发。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西一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一面向脱贫攻坚战发起总攻,努力将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降到最低,坚定信心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每天都像在打仗”
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接棒者”、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杰兴“每天都像在打仗”。他和村“两委”组织群众开展春耕生产,发展脱贫产业,20多天种植油茶1000多亩。疫情导致砂糖橘销售受阻,杨杰兴一天打上百个电话,多方联系客商,将村里最后的30万斤砂糖橘全部销售出去。
“疫情防控不能松劲,脱贫攻坚一天也等不得。”杨杰兴说,到年底还有300余天,必须按照倒计时节奏推进。“百坭村还有9户37人未脱贫。我们将沿着文秀书记的足迹走好扶贫‘长征路’,确保同步小康‘一个也不能少’。”
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广西,近年来每年减贫超过100万人,目前仍有24万人未脱贫,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面对疫情,自治区出台《关于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各市县乡镇以及相关部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线作战”紧张进行,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发起“最后的冲刺”。
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山区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称为“除了沙漠以外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七百弄乡古竹村第一书记覃敢大年初二返回岗位。他组织用普通话、瑶话、壮话等多种语言录制防疫知识,用流动音箱一个屯一个屯宣传。春耕生产全面展开后,针对4个屯严重缺水难题,紧急协调货车从外地调水,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