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我国新疆西部的边境小城——阿拉山口,曾因为自然条件恶劣,少有人来。“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冬天冻破头,夏天晒流油,大风尘飞扬,狂沙刮死牛……”这是阿拉山口恶劣自然环境的写照。
20世纪90年代,国家批准成立阿拉山口口岸,与哈萨克斯坦土西铁路正式接轨,全长1.08万公里的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随后,口岸向第三国开放,公路口岸的开放,机场建成通航。阿拉山口口岸开始一天天“成长壮大”。
开放——丝路枢纽站西进桥头堡
图为阿拉山口国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秦爽/摄
阿拉山口地处我国向西开放的陆桥经济带和国际贸易大通道最前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和新疆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局长张学海告诉记者,曾是“交通末端”的阿拉山口,在“一带一路”的推进下,站在了向西开放的前沿。
自2014年封关运营以来,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累计完成过货量369.5万吨,实现贸易额86.9亿美元,吸引入驻企业465家。今年上半年,该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货运量99.2万吨,进出口贸易额10.2亿美元。张学海说,“综合保税区已经成为阿拉山口发展的强劲动力。”
图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口岸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秦爽/摄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和新疆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阿拉山口口岸担负着国家及新疆向西开放,尤其是发展同中亚、西亚和欧洲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战略任务。已发展成为全国过货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第一陆路口岸和龙头口岸。
据了解,今后该综合保税区还将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综合运用口岸物流、毗邻中亚资源和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叠加优势,将阿拉山口打造成中哈边境新兴产业示范区。
坚守——口岸守护神班列勤务员
图为即将驶入阿拉山口口岸的中欧班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秦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