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为确保贫困户受益,联络组还在金米村推行“借棚还耳”,即将木耳大棚或地栽木耳借给贫困户管理,由合作社免费向贫困户提供木耳菌包并进行技术指导,贫困户自己打孔、挂袋、采耳、晾晒、交耳,再由合作社统一收购。
“大棚有人建、菌包有人送、技术有指导、木耳有人销,村民只要投入劳力,就可以在家门口挣钱。天大的好事啊!”2019年,肖青松种了3万多袋黑木耳,两季下来纯收入四五万元。“两棚木耳,胜过打工两年!”
如今,类似的木耳产业在柞水县共有16个,均受益于苏陕扶贫专项资金。2017年以来,江苏累计投入苏陕扶贫协作资金7330万元,带动全县44个村建立吊袋和地栽木耳扶贫基地,柞水木耳由传统的松散式种植加速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将近7000户农民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2019年,柞水木耳入选全国十大产业扶贫案例,柞水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科技助力特产飞出大山
“这板栗个头可真大!”“核桃带着青皮,很新鲜!”……9月6日,第五届中国(南京)国际智慧农业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优质的商洛特产吸引了大量南京市民前来抢购。
“以前就听说镇安板栗很有名,刚刚试吃了几个,每个都很甜。”南京市民孙女士开心地向记者展示着刚从展销会上购买的两袋栗子。镇安板栗产自“中国板栗之乡”商洛市镇安县,曾有着“贡栗”的美称。过去,由于种植方式粗放,板栗只有指甲盖大小,产量低,经济效益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