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破解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困局专家认为 落实各方责任线上线下齐发力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朱磊
12月10日,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和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联合举办“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评议会”,围绕“如何有效破解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沉迷困局”议题展开讨论。与会专家认为,社会各界要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切实履行职责,共同筑牢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屏障。
关于沉迷网络游戏可能对未成年人产生的危害,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长刘俊彦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二是损害未成年人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三是暗藏网络安全隐患,容易诱发网络犯罪。
“近些年,网络恐吓、网上诈骗层出不穷,未成年人群体是某些网络犯罪团伙重点针对目标,未成年人一旦遭遇网络恐吓、网络诈骗,往往损失惨重,不懂求助加之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带来引发惨剧的可能。”刘俊彦说。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也面临新课题。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宋文珍说,过去影响孩子的三大环境是家庭、学校、社会,现在互联网已经像空气一样渗透到孩子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也对传统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式提出了挑战。有的家长可能在运用网络的技能上还不如孩子,这使得家长无法指导更无法监督孩子。
“要对那些不能履行监护责任的家长进行指导和服务,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当中。”宋文珍说。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长期关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他提出,现在还需要研究一个问题,即“什么样的网络游戏具备成瘾性?”
“尤其针对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来说,什么样的网络游戏具备什么样的特征会构成对未成年人的成瘾性?不同的游戏特征可能对10岁的孩子有成瘾性,对16岁的孩子可能就没有成瘾性。类似这样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组织力量来加以研究。”佟丽华说。
“要对网络游戏进行分类管理。”佟丽华认为,怎么开展分类管理,怎么进行适龄提醒,尚缺乏科学的论证,“因为研究不够导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相关立法和政策跟不上”。
针对如何破解难题,与会专家纷纷提出建议。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秘书长赵宏志说,要落实家长、学校、政府甚至行业协会各方的主体责任。倡导未成年人娱乐不狂热、喜欢不沉迷,游戏企业也需要头脑清醒,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既要为行业健康发展尽一份力,也要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负责。
佟丽华认为,关注未成年人线上保护也必须考虑线下未成年人的活动空间问题。同时,他注意到,孩子现在上网玩游戏往往都不是一个人的单机游戏了,是大家一起玩。“你现在不会玩游戏可能和大家都无法交流。未来要考虑如何在线下多组织一些健康的、快乐的活动,而不是让孩子只有在线上才能交友娱乐,才能一起玩耍。”
宋文珍也谈道,要为未成年人创造更多适合活动的空间,并注重培养他们对户外活动和锻炼的兴趣。
在刘俊彦看来,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家庭、学校、社区和个人共同发力,筑牢防沉迷屏障。
“儿童在上网中的不良安全因素有哪些?如何强化监护人的职责应对各类网络网险?媒体在报道未成年遭受网络(性)侵害时应注意什么……”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