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方淳:民国笕桥荡(4)

方淳:民国笕桥荡(4)

抗战爆发前,笕桥直街上,手工业发达,剪刀、铁铺、竹器、酿造、制面等等,店铺林立,繁华一时。南货店、茶馆、药店、酱油坊、酒坊、布店、杂货店,物品丰富,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夏仁记”茶馆老板夏来宝的儿子夏潮明八十多岁,他说,那时候街南面的商铺有:立新木材行、冯家米店、黄铁匠铺、黄兴朝米店、寿坊、秤店、俞家中药店、夏仁记茶馆、共和园茶馆、诸隆盛百什货店、景和南货店、黄源兴酒作坊、聚仙楼茶馆等等;北面的商铺有:陈永和南货店、鼎泰和酒店、三和馆面店、永复兴布店、张永昌面馆、中药店等等。他还特意提起浜河的孙永顺药材行,说从清朝起就十分有名,历经三代,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关门歇业。

打铁铺里的后生,是山东漂来的大汉,嚼的是身板饭,精壮精壮,伸出胳膊跟女人家大腿一样粗。做的生活,锄头、草耙、镰刀、犁头,都是农民日常的用具。煤炉烧着,一个后生拉风箱,呼哧呼哧,生铁放到炉子里,烧红了,拿到砧上,铁榔头“叭叭叭”拷,火星吱吱溅出来。拷好就掴进水槽里,吥呲吥呲,冒出团团白烟。

补生锅子的张阿关,是义乌来的。补锅子,手面生活,同打铁比,蛮轻松。锅子补得牢不牢,油灰最重要。拌油灰,用的是桐油和石灰。先把乌黑黑的破锅子底剪落,新底套在外头,接缝抹上油灰,用木槌对着接缝“叭叭叭”拷一圈,油灰粘牢,再放到太阳底下晒晒干,油灰发硬,漏就补好了。补锅子的生活,一般是“本工对半”,本钱同做工各占一半,老底子生意好,一日挣二、三个洋钿是小意思。

补锅子外,还有补碗的。老底子人家吃饭的碗都是有数的,姓张姓王,碗底都码上字号。早时候的碗,釉面薄,瓷料粗,常常破坏、裂开。裂了,破了,地上捡起来,对一对,对得牢,就等着补碗盏的来。补碗盏的挑着担子过来,自带小板凳,坐下拿块布盖腿上,对着破碗,仔细研究,破了的两边抹上油灰石膏,再仔细合好,拿小铁丝、小麻绳围个圈,捆扎好,放在太阳底下晒。油灰补过的碗,外面好看,却不耐用,洗碗要当心。讲究的补碗匠用钉子锔,那手艺多半祖传,复杂得多。破碗捆紧扎好后,用腿把碗紧紧夹住。补碗的拿出一个小弓,弓弦上缠牢一个轴,轴下面镶一颗金刚钻,补碗的拉二胡一样扯那把小弓,在裂缝两边钻出对称的两排细孔,再用锔子把缝铆上,外面抹一层白瓷膏就完了。这补好的碗就跟新的一样,滴水不漏,就是外边难看了些,补的价也贵,一般人家还是抹油灰石膏的多。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